湖州旅遊5年奏響五大樂章
2010年12月16日 來源:《湖州日報》

  亮點一:旅遊規劃穩步推進

  「十一五」期間,湖州市旅遊充分利用長三角區域優勢,規劃旅遊發展。「十一五」初(2006年),市旅遊局組織編制了《湖州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並經當年市政府第38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在該規劃的指導下,各縣區認真做好區域旅遊發展規劃和景區規劃,共編制和修編各類規劃20多個,為全市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同時,還編制了60 多套規劃設計方案及施工圖。德清縣編制完善了《孟郊故里園》、《下渚湖琳瑯水街》、《蠡山儒商文化園》等規劃。長興縣完成了《圖影旅遊度假區控制性詳規》。安吉縣確定了天荒坪、黃浦江源、大竹海三大景區和一條歷史文化環線的發展思路,並完成了《天荒坪旅遊區總體規劃》、《黃浦江源旅遊區總體規劃》、《中國竹博園總體規劃》、《浙北畬寨》、《美人風情谷》、《深溪大石浪》、《龍袍湖度假村》、《靈峰山森林公園》、《安吉神秘部落村》等景區規劃的評審和報批工作。

  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湖州旅遊業的發展,又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快全市服務業發展意見》和《促進旅遊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各項政策規定。湖州旅遊的發展在政策上得到了保障。

  圍繞「十一五」旅遊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湖州充分把握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及杭州休博會、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際性重大盛會的機遇,大力推進旅遊項目策劃與招商引資、旅遊資源整合與開發、旅遊市場推介與營銷;注重提升旅遊業的發展質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使旅遊業逐漸成為湖州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現代服務業的龍頭產業。

  亮點二:產業發展成績卓越

  「十一五」時期,湖州市旅遊經濟呈現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湖州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中提出要在2010年實現旅遊總收入對全市GDP的貢獻率指標突破10%。5年來,各項旅遊經濟指標年均增長率均超過預定目標。

  2006年,旅遊經濟總收入78.89億元,同比增長17%;2007旅遊經濟總收入102.0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31%;2008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31.72億元,同比增長29.12%;2009年累計旅遊總收入166.24億元,同比增長26.21%。目前,全市旅遊星級飯店共59家,其中四星級4家,三星級22家,綠色飯店17家,已建成有五星級規模的飯店2家,按五星級標準正在建設的有4家。旅行社已發展到54家,其中進入國內百強旅行社的1家,省百強旅行社2家。全市共有持證導遊員693名。已有2個縣進入了旅遊強縣。預計到「十一五」末,能完成旅遊業發展所定各項指標。

  湖州市旅遊力爭在2010年全年接待國內遊客26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接待入境遊客30萬人次,同比增長10%,門票收入1.9億元,同比增長 12%,實現旅遊總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20%,實現旅遊業增加值佔GDP的4.5%,佔服務業增加值的13%,解決就業2萬人。

  亮點三: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十一五時期,湖州市針對景區「小而散」的實際,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緊緊圍繞「三帶十區」目標,以「造月工程」為抓手,不斷加大旅遊景區建設力度,積極招商引資,開發旅遊資源,景區景點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重點將南潯古鎮、南太湖、西山景區、竹博園及環靈峰山景區、大竹海、中南百草原、下渚湖、莫干山等景區打造成為長三角旅遊精品。全市有德清新市古鎮,長興縣大唐貢茶院景區、仙山湖景區、金釘子地質景區,安吉江南天池景區滑雪場、石馬灣漂流,吳興區陸羽茶文化景區,南潯區廣惠宮、荻港古村等一批新景區投入旅遊運行。中南百草原、南潯古鎮旅遊區、莫干山風景區、下渚湖景區、藏龍百瀑、大竹海景區、天荒坪電站景區等門票收入超500萬元。

  全市重點旅遊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德清下渚湖濕地風景區二期、西部生態旅遊項目,長興陳武帝故宮、仙山湖景區,安吉豐華五星酒店、大場坪綜合休閒項目、龍山森林體育公園,吳興上實假日酒店,南潯國際旅遊度假中心、荻港漁莊二期,太湖度假區丘城小鎮、太湖明珠、漁人碼頭、太湖濱湖大道等項目開工建設,進展明顯;安吉生態健身中心建設基本完成;長興大唐貢茶院,吳興陸羽茶文化景區等建成開放。

  為進一步提升現有景區的品質,推進景區上等級工作,湖州市重點指導了南潯古鎮、中南百草原成功創國家4A級旅遊區,2008年湖州市又指導長興金釘子景區和安吉江南天池申報創國家4A級旅遊區、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創3A級旅遊區、荻港漁莊和渚山楊梅基地爭創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等工作。目前,全市已有4A 級旅遊區4個,3A級旅遊區2個,2A級旅遊區3個,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5個,省級鄉村旅遊點3個,2008年在建的重點旅遊項目達25個以上。安吉竹博園、中南百草原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南百草原申報4A級旅遊區通過國家驗收。德清楊墩休閒農莊評定為省三星級農業休閒旅遊示範點,並於11月通過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評定。全市累計已有9個農業旅遊景區開業。

  亮點四:客源市場逐漸突破

  「十一五」時期,湖州市經過多年的宣傳促銷和市場開發,形成了新江南旅遊線、環太湖風情旅遊線、江南水鄉古鎮旅遊線、浙北自然生態旅遊線等多條極富知名度和代表性的旅遊線路以及一批一日遊、二日遊特色旅遊線路,「山水清遠、生態湖州」的旅遊主題形象基本確立,太湖、竹鄉、古鎮、名山、濕地、古生態六大旅遊品牌在長三角地區已經打響。南潯成為中國魅力名鎮;湖州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魅力城市;鄉村旅遊成為全省典範,在上海等周邊市場叫響;以上海、蘇南和本省遊客為主的國內客源結構日益鞏固;北越長江、南跨錢江、西拓皖南的市場營銷初見成效,客源半徑逐步擴大;以台灣、香港、東南亞為主的境外客源市場日益看好,歐美遊客增長迅速,湖州市入境旅遊客源國增至22個,外國遊客佔入境旅遊人數的比重上升到37.41%。

  亮點五: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十一五」時期,湖州市旅遊的軟硬件設施建設加快,國道省道和高速公路建設全面推進,旅遊交通更為便捷舒適,交通優勢凸顯;太湖治污(藍藻)及礦山整治復綠取得明顯成效,自然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城鄉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市景觀進一步美化,為廣大遊客創造了良好的旅遊環境。同時,各地還從實際出發,建成了一批新的旅遊飯店和商貿娛樂設施,引進和改造一批高星級賓館飯店,全年力爭創建四星級飯店2家,三星級飯店4家。大力發展旅遊購物和旅遊商品,加快湖州衣裳街、安吉大溪九龍購物街等一批重點購物場所建設,積極推進旅遊商品的開發和發展。加緊建設一批高品位、高檔次的娛樂消費場所,打響太湖溫泉高爾夫品牌。鼓勵旅行社做強做大,重點扶持5家旅行社進入全省百強行列,組建1家有獨立組團能力的國際組團社。

  利用重大節慶活動對湖州旅遊帶來的影響,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品牌重塑,湖州市重大旅遊品牌正在打造。去年11月,湖州市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湖州國際生態(鄉村)旅遊節,通過生態鄉村節全面展示了浙江和湖州優美的生態環境、生態文明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果,逐步打響了浙江和湖州「生態旅遊」和「鄉村旅遊」品牌。今年第二屆生態旅遊節則結合了第六屆浙江山水旅遊節舉辦,除了舉辦開幕式、生態鄉村旅遊論壇等常規活動外,還舉行世博精品體驗之旅暨「世博旅遊直通車」啟動儀式、「詩畫江南,山水浙江」迎世博生態鄉村旅遊攝影大賽以及外國記者體驗「綠色世博,生態湖州」等一系列「世博」活動。並以中國·湖州國際生態(鄉村)旅遊節為載體,充分利用湖州市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積極鼓勵和引導綠色消費和低碳旅遊,大力發展生態旅遊和鄉村旅遊,走出一條生態鄉村旅遊發展「湖州之路」,培育「十大生態鄉村旅遊之星」。安吉縣400多家農家樂接待遊客達40餘萬人次,建成6家農莊型農家樂,報福鎮在全國鄉村旅遊現場會上作經驗交流。吳興區重點扶持妙西、埭溪發展農家樂。長興縣完成《長興鄉村旅遊發展戰略總體規劃》,12家農家樂獲得縣農家樂旅遊服務點標誌,扶持3家農家樂精品示範點建設。德清縣著手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與農家樂佈局規劃》,成功舉辦中國鄉村旅遊創新研討會,成立了農家樂評定委員會,扶持黃洄山水云澗、苕溪漁寨、升旺漁寨發展鄉村旅遊。年末全市農家樂示範戶累計達到60家,示範村9個。

  緊緊圍繞省「十百千」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313」旅遊創強計劃,加大旅遊創強力度,今年力爭創建省(市)級旅遊經濟強縣(區)1個,旅遊強鎮(鄉)2-3個,特色旅遊村5-6個,市級旅遊強鎮(鄉)2-3個,特色旅遊村6-8個,把湖州真正打造成為長三角乃至全國的重要的生態型休閒旅遊中心和區域旅遊目的地。

  第五屆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以及浙台大會的在湖州舉行,對湖州入境游產生了積極影響。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三國嘉賓考察了湖州博物館、中國湖筆博物館、南潯古鎮景區、長興大唐貢茶院、安吉中國竹子博覽園、德清下渚湖景區,體驗湖州世博精品旅遊線路。會議的召開增強了湖州與日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了業界交流、互通市場信息,特別是增進了高層次國際國內旅遊業發展的合作與交流,推動了重大旅遊項目的招商合作與市場開發,進一步提升了湖州旅遊知名度。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云集了中日韓最具規模的旅遊企業、旅行社和旅遊機構,對宣傳促銷湖州旅遊,推廣銷售湖州旅遊產品,積極引進境內外客源尤其是加速湖州境外旅遊市場的開發,擴大湖州旅遊客源市場等帶來的影響是長遠的,對旅遊品牌的打造是有益的。

(責任編輯:馮益華)(原文…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