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蕭山坎山長街:2500米老街 紅燈高掛喜洋洋
2010年12月15日 來源:蕭山日報

大紅燈籠掛滿了坎山老街。全光泉、沈佳明、傅展學 攝

  走進坎山長街,能見到家家戶戶都掛起了大紅燈籠,煞是喜人。這條寂寥多年的老街,有件喜事:杭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近期編制了《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蕭山篇》,其中坎山長街,這條2500米的老街在此次規劃中被推薦為歷史文化街區,納入保護範圍。

  老街還保留著清朝「老行當」

  據《坎山鎮志》記載,坎山老街南北走向,長2.5公里,分上街、中街、下街3個街段,是蕭山最長的老街。

  長街形成於清朝中葉,這裡,曾經繁華一時。而今,在坎山長街上的許多老輩人還對當年的光景印象深刻。一位老人說:「以前,這裡白天車水馬龍,熙熙攘攘,黃包車、三輪車川流不息;夜裡,燈火通明,華彩燦燦,蠻熱鬧的……」坎山老街,曾經是商貿一條街:同興布店、天生堂藥店、陳興南貨店等,一批當時響噹噹的老店云集於此。而且,不光是鎮上的人,方圓幾里之內的人們,都會來這條老街做買賣。

  然而,後來因為集市轉移,這條老街就慢慢冷落,但仍保留著清代建築風貌,多巷弄、台門,沿街多為一層或二層磚木結構的店面屋。許多古老的或已消失的「老行當」,像打鐵店、竹木器店、南貨店、剃頭店、彈棉花店、蠟燭店等,都可以在這找到。坎山長街,充滿風情。

  景物依舊,可老街漸漸沒落,讓它的「粉絲」不免憂傷。亟待保護,成為了老街人們的心願。當聽說,《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蕭山篇》對坎山長街提出了保護的想法,並將其推薦為歷史文化街區,納入保護範圍,老街的居民們都喜上眉梢,相互告知,還掛紅燈籠慶賀。

  這條沉寂了許久的老街,似乎又充滿了活力。73歲的李奶奶樂呵呵地說:「通過有規劃地保護,相信老街也將會重新煥發生機。這對我們所有老街上的居民來說,是件大喜事。」

  蕭山歷史文化很豐厚

  蕭山是一塊歷史悠久的土地,這裡文化源遠流長,擁有8000年歷史的跨湖橋文化。像坎山長街這樣初步確定為歷史文化街區的,在本次《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蕭山篇》公示中共有7處,其他6處分別為安瀾路、黨山路和裡湖弄、赭山塘下街、臨浦山陰直街、義橋街、河上長春社區等。而此前,衙前歷史街區已經確定為歷史文化街區並做規劃。

  此次規劃,還提出我區14處歷史文化名村,其中歡潭村(歡潭老街)已做批覆,另13處分別為朱家壇村、長巷村船塢下、戴村、凌橋村、馬谷村、八都村、麥園村、沈家渡村、水閣村、管村、樓英村、雪環村、佳山塢村。

  另外,浦陽鎮的「翻九樓」、樓塔鎮的「細十番」、黨山鎮的「雷公廟會」等10項內容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據瞭解,《蕭山篇》規劃把蕭山歷史文化遺存,分成8個方面:蕭山城區整體層次上的保護、文物古蹟保護、歷史文化名鎮(街區)保護、歷史文化名村保護、鄉土建築保護、遺產類建築保護、古樹名木古井古埠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該規劃從12月7日起在杭州市規劃局一樓大廳和蕭山區城市規劃展示館同時進行公示,公示時間將持續到2011年1月5日結束。

  市民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或者有空去規劃上推薦的古村古街逛逛,可以對咱蕭山的歷史文化多些瞭解,也算是雙休日出行的新選擇。(洪科)

(責任編輯:馮益華)(原文…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