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世界環境日,40多條經過湖州安吉龍王山保護區工作人員3個多月精心孵育的安吉小鯢,重新回歸它們的棲息地——龍王山自然保護區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濕地。
安吉小鯢是一種極度瀕危物種,上世紀90年代初經過調查,安吉小鯢出現的範圍不足100平方公里,分佈面積不足10平方公里,其棲息地面積和質量都在持續不斷地下降。
為加大對這一瀕危物種的保護,龍王山保護區從2008年開始密切關注安吉小鯢的種群現狀及其棲息地現狀,並對其卵帶進行人工孵育,經過近三年的實驗,終於成功孵育近百條安吉小鯢。
為了把小鯢放歸自然,安吉林業部門專門組織了一次「保護野生動物,安吉小鯢放歸自然」的活動,這次活動為安吉縣弘揚生態文明、「創森」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在創建森林城市中,安吉林業等部門還開展了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公園、進幹線、進車站、進公交「九進」活動,定期開展「科普活動周」、「全國科普日」、「愛鳥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3·25生態日」等生態科普教育活動;並開展了「綠地認建認養」、「行千里路,種一棵樹倡導低碳生活」的義務植樹現場活動、「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攝影大賽、「創森」知識競賽等「創森」主題活動,大大提高了「創森」的影響力。
「七山二水一分田」,這是安吉典型的地貌特徵。
安吉,森林覆蓋率達到71%,擁有竹林面積108萬畝,為全國著名的「中國竹鄉」。然而,得天獨厚的森林優勢並沒有讓安吉驕傲,反而更加堅定了創建森林城市的目標。
2007年11月,浙江省下發《關於組織「關注森林」活動並開展「森林城市(城鎮)」創建工作的通知》後,安吉縣高度重視,把「創森」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全縣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力爭創「浙江省森林城市」,迅速啟動了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並明確了安吉縣域「一軸、三區、六線、七環、百村」和城區「一環、二廊、三區、四帶、六楔、多園」的森林城市總體佈局結構體系。
「這既是順應國際社會城市生態化潮流,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城市生態系統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城市生活品質的內在要求。」安吉縣委書記唐中祥說。
生態安吉 森林圍城
「森林、樹木就好比是城市的肺。我們要讓森林包圍城市,傾力提升城市整體形象,讓市民呼吸更清新的空氣。」安吉縣縣長單錦炎說。
據介紹,自2008年以來,安吉縣城鄉綠化建設累計投入資金達4.81億元以上,城鄉綠化成效日益顯現。如今,安吉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59平方米。
今年以來,縣城又新建了鳳凰山公園、龍山體育森林公園兩大城市公園;在綠化過程中,安吉引竹入城,在城區內種植黃桿烏哺雞竹、紫竹等2萬餘棵觀賞竹子,打造安吉「優雅竹城」;實施「藍飄帶」工程,對縣城遞鋪港河段總長6公里兩岸景觀進行提升,完成穆皇中路、環翠路、遞鋪南路等9.2公里道路實施綠化,種植行道樹4046株。
城市綠地景觀工程的全面建設、城市綠地面積的快速增長,使城市森林生態景觀系統得到明顯完善。
城市美了、綠了,農村也不甘落後。以建設「中國美麗鄉村」模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把農村打扮得更加靚麗。
2008年,安吉全面啟動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兩年來,共建成「中國美麗鄉村」精品村60個、重點村29個、特色村2個,初步建成了「黃浦江源」、「中國大竹海」、「昌碩故里」、「白茶飄香」四條精品觀光帶,基本實現了四條美麗鄉村精品觀光帶的全線貫通。
兩年來,安吉縣共完成11條主要道路152公里綠化提升。今年,安吉縣又投入1400餘萬元對五條主幹道87.9公里進行綠化改造。
為進一步提升安吉平原地區綠化建設水平,安吉啟動了長防林建設工程,投入資金2500餘萬元,建成「農田林網」面積13000餘畝。動員全社會完成庭院植樹119萬株,庭院綠化26.5萬平方米,庭院增設盆景4萬餘盆,村莊道路兩旁及中心村植樹143.1萬株,綠化87.4萬平方米。全縣農村綠化水平明顯提升。
「光有覆蓋還不滿足,森林城市建設也要講品質,所以我們在『創森』的同時力爭精益求業,實施森林生態工程。」安吉縣林業局局長楊國榮說。
安吉縣有意識地將森林、植被的「綠化」變為「彩化」,在「綠化」的基礎上合理種植一些鄉土彩葉樹木和各類草花植物,使城市產生「春花、夏綠、秋彩、冬暖」的效果。
2008年10月22日下午,竹鄉安吉又迎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兩隻大熊貓在安吉縣竹博園安家。為使大熊貓在安吉能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安吉竹博園專門投資800萬元在園內建成了2200平方米、世界一流的熊貓館;並專門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聘請了專職飼養員;2009年,安吉縣再次從成都迎來兩個熊貓寶寶,從而使在安吉縣生活的大熊貓增加到4只。
大熊貓的到來,增強了安吉人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提升了安吉的生態文化層次,並讓安吉這個中國「竹都」真正成了大熊貓生活的樂園。今年10月底,安吉成立了「竹類與大熊貓聯合研究中心」,中心將開展竹類種質資源引進、保存、繁育研究及開發以及大熊貓保健、疾病防治、飼養、營養等各類研究項目,為安吉竹類資源的綜合開發和產業化及大熊貓在安吉快樂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目前,竹鄉安吉成為全國大熊貓落戶的首個,同時也是唯一的縣。
構築安全、健康多樣性的綠色屏障
綠色就像人的皮膚,需要維護與保養。
發展闊葉林、建設生物防火林帶、撫育改造生態公益林建設等工程的實施,提高了安吉100萬生態公益林的植物多樣性、森林景觀效果和森林火災防控能力,有效發揮森林生態功能,維護全縣生態安全。
在安吉,有560餘人的消防撲火隊伍不斷對森林火災進行實時防控。95人的專(兼)職測報員對全縣森林病蟲害實施監測防治。60名護林員,組成生態公益林管護、林地管理、林木採伐機構,深入開展森林火災綜合治理,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嚴格林地征佔用和林木採伐管理,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違法行為。
有了他們的存在,加上科學的機制,近幾年安吉森林火災和有害生物成災控制率,被嚴格地限制在0.06%。和2.5%。以下。
保護古樹名,安吉不敢怠慢。目前,全縣共有古樹名木3768株,安吉林業部門給這些古樹名木均掛上了標誌牌,並大力開展濕地、風景名勝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等各類珍貴資源的生物多樣性建設與保護,通過強化封、管、育措施,促進森林資源數量持續穩定增長,每年新增活立木蓄積達12萬立方米,構建了確保安吉縣生態安全的綠色屏障。
林業興,農民更要富。安吉堅持創建森林城市與興林富民同步、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並舉的策略,通過按照年度計劃實施毛竹現代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大力發展毛竹、楊梅、山核桃等高效生態林業,不斷加快林農增收致富步伐。
創建森林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創建森林城市,使安吉縣在林木覆蓋率、生態功能、綠化空間和城鄉統籌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形成了覆蓋全縣、佈局合理、結構優化、效益顯著的森林生態網絡體系。
如今,走在安吉,恍若到了城市森林。
「城在林中、房在景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全縣上下均不約而同地形成了共同「關注森林」、「關心林業事業、支持林業發展」的良好局面,森林資源有效保護、城鄉環境顯著改善、廣大群眾植綠愛綠護綠意識大幅增強,一個「建設森林城市、倡導綠色生活、共享生態文明」的「森林安吉」已然呈現。
「創建森林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安吉縣將繼續開拓創新,紮實工作,根據創森工作規劃,實施十大重點工程,以保護森林資源、弘揚森林生態文明、優化城鄉生態環境,為建設『森林安吉、美麗鄉村』不懈努力。」安吉縣委書記唐中祥說。
安吉小鯢保護照片
 創建森林城市牆體畫大賽
 生態修復
 山川鄉照片
(責任編輯:一微)(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