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運河繞巍巍新市升
秦漢明月照仙潭多綺麗
巍峨建築群無語訴滄桑
古來採桑忙煮酒烹羊樂
亭台樓閣立七十二橋在
鐘靈毓秀地名人輩出頻
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匯
承千年古風沐今朝氣象
集一城之力興百業之貌
振全民之心奏強市之音
外聯滬杭寧謀篇布新局
內興工商業始成德清園
農工商學醫百花齊放盛
鵬程萬里勢數風流新市
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匯
品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江浙多的是水鄉古鎮,一如周莊、烏鎮和西塘。位於杭嘉湖平原、長江三角洲腹地京杭運河畔的新市古鎮,如藏在深閨之中,是諸多背包客推崇的「私房」古鎮,它有著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青藤、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人家……民風民俗依舊保存得很好,可謂是「原汁原味」,是旅遊采風的理想之地。「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匯」正是新市古鎮旅遊特色的寫照。
詩意棲居/讓生活像輕音樂
緩緩流淌的古運河由南向北將數以百計的民居隔在兩邊,再由數十座精美的小橋連成一體。千百年來,咿呀而過的槳聲楫影曾勾起多少沿河人家的遐思。水街的兩邊,歷代沿水而建的靠街騎樓基本保持著清末民初水鄉老街的特色。古樸優雅的石庫牆門,精美的磚雕民居,獨特的封火牆,石砌的堤岸河埠……除了欣賞民居,還可以於劉王廟前聽幾曲社戲,穿梭蜿蜒老巷撫摸歷史,踱步蠶文化館流連絲綢之路,或者到覺海禪寺燒香許願,在小飯館品黃酒吃羊肉一飽口福……
這樣的水鄉旅途,可能節奏緩慢,沒有多少刺激,但如聽一首輕音樂,舒適愜意。從另外方面說,與大家耳熟能詳的烏鎮、西塘、南潯、周莊和同裡相比,湖州新市古鎮有著上千年歷史積澱,濃郁的民俗文化和商貿文化堪稱別具一格。
文化繁榮/感受宗教、桑蠶、古建
「說起新市的『古老』,那還得從商周時代說起。早在秦漢,就已形成村落,為烏程縣之南鄉,至三國兩晉形成市井。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始有新市之名,至北宋太平興國三年,朝廷立名新市鎮,其建鎮歷史為江南古鎮之冠。」新市鎮鎮長沈生章說:「新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其宗教文化、運河文化、古建文化、蠶絲文化、飲食文化在周邊有一定的知名度。」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覺海寺可以折射出唐朝宗教文化的流行。唐元和十年(公元8l5年)首座寺院興善寺開始建造,燕公宰相書法家張說題額「大唐興善寺」,宋治平二年(公元1066年)更名覺海寺。宋朝時新市佛道文化相當興旺,先後建成的寺廟有永靈南廟、慧通寺、永靈東廟、明因院、東嶽行祠、佑聖祠、劉王廟、三官殿、海會禪院等。斯時新市寺廟香火鼎盛,僧道數百,寺廟庵堂面積佔據全鎮一半,香客分別來自周邊各縣,新市寺廟之多在江南城鎮中屈指可數。
在古鎮的寺前弄,有一處「江南蠶文化館」,全館建築面積600餘平方米,楹聯寫著「探絲路源頭蠶俗蠶花,望仙潭陌上桑園桑梓」。兩邊展板分別展示了新市豐富多彩的蠶桑文化。蠶桑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種,其最具代表性的是蠶花廟會。新市蠶花廟會,源於春秋時期,越國美女西施於越都會稽往姑蘇送蠶花,途經新市,遇到十二位美麗的採桑姑娘,圍在西施轎前翩翩起舞,西施姑娘手托花籃,把絢麗多彩的絹花分贈給採桑姑娘,以祈佑蠶桑豐收,從此西施送蠶花這個美麗古老的故事,就在新市鄉村廣為流傳,每年清明,人們自發相聚舉辦蠶花廟會,以追念西施。
新市的古建文化一直被業內人士稱道,遺存的古建築數量較多,大都建於清代與民國時期。據瞭解,新市古鎮明代所建古建築有三處,近五百餘平方米,清代以前的古建築面積在二萬平方米以上,民國以前的古建築面積約有六萬平方米以上。
格局獨特/古鎮名人輩出
新市古鎮格局獨特,大運河穿境而過,20華裡長的市河貫穿並環繞全鎮。古鎮以水係為日常活動的線索,因水成市,枕河而居,以河流為骨架,街坊臨河,宅第傍水,水、橋、路、埠、建築等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一河兩路」和「有河無路」的河流、街市合一格局。新市為水鄉古鎮,水陸環繞,鎮區由18個小島組成。島嶼之間又由72座古橋樑相連。至2002年統計,尚存古橋樑14座。
新市名人輩出,東晉鎮國大將軍朱泗,南朝章皇后,南宋狀元左右丞相吳潛,明代學者陳霆,清代大畫家沈銓,文學家、書法家、鑑賞家沈赤然,神學家趙紫宸,學者趙蘿蕤,科學家鐘兆琳等都出生於此。
「千年小上海,江南百老匯」,新市古鎮旅遊於2005年開始修復開發,經過近五年的努力,先後修建了鎮文史館、陸仙樓、新市明清木雕館、劉王廟、新市民間藝術館、新市蠶文化館、鐘兆琳故居和胡旭故居等景點。2007年9月28日新市古鎮正式對外開游,今年參加了省旅遊強鎮申報工作。新市運河節點作為大運河的一部分加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申遺工作,增加了文化底蘊。民俗文化特色明顯。每年一屆的蠶花廟會吸引了10萬以上的各方來客來參加。以特色飲食文化為主題的羊肉黃酒節已經舉辦了十一屆,吸引了海內外遊客前來品嚐新市特產。2008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在這裡我們看到是歷史的穿越,徜徉急步中,就從千年古鎮跨越到了現代氣息濃郁的省級工業園區。1700多年的歷史和現代化的繁榮在這裡交匯、融合。(汪群芳、俞亦贇)
(責任編輯:一微)(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