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2年,杭州建德市乾潭鎮就被列為全國農村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自此,這個生態小鎮乘著政策的東風,不斷探索改革創新模式,逐步邁向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康莊大道。
「在貫徹落實市委工作會議精神中,我們提出生態為先,堅持綠色發展模式,加強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功能集成和要素集約,實現五年再造一個乾潭城,打造建德北大門,接軌杭州都市圈。」 乾潭鎮黨委書記賴新林說。
堅守優勢,建設2平方公里生態旅遊圈
地處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黃金地段,擁有葫蘆飛瀑、七里揚帆、胥嶺騎龍十里景區、子胥野渡等諸多旅遊景點,乾潭鎮的自然環境可謂得天獨厚,傲居群雄。
正如此,在未來的城鎮規劃中,乾潭鎮專門劃出近2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旅遊綜合發展區。其中,子胥生態休閒文化產業園,總規劃面積為10000畝,目前已擁有150畝牡丹園和240畝玫瑰園基地,以及探險、登山、溶洞、峽谷漂流等一系列運動休閒項目。
「未來兩年內,我們將通過園區的建設和實施,把園區所在地胥嶺騎龍十里景區的生態資源轉化為旅遊經濟資源。」乾潭鎮鎮長韓勇介紹,產業園採用的「公司+ 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可以有效帶動農戶種植牡丹和玫瑰,成為農業經濟新的增長點。此外,歷史悠久的子胥文化和當地民俗,將為今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帶來無限空間。
在貫徹落實市委工作會議精神過程中,乾潭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更加明晰。韓勇說,未來兩三年,乾潭鎮將在幸福區塊重點發展山地房產、夕陽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沿胥溪兩岸發展高端休閒度假和會議會展旅遊產品;務龍山區建設山地房產和高端休閒避暑酒店。
十二五期間,乾潭鎮還將對杭新景高速和杭黃高鐵兩側區域進行高標準生態保護,形成生態景觀交通廊道;對胥溪進行保護提升,留足兩岸退讓空間;加強沿胥溪區域和革命山區域的環境改造,打造城市綠廊體系。
擴量提質 做大做強家紡五金特色產業
目前,乾潭鎮的工業主要涉及家紡、工具五金、機械加工、膠合板等綠色低污染產業,其中,家紡和工具五金佔據著乾潭經濟的一半江山。鎮上大大小小的家紡企業有200餘家,是華東地區最為集中的家紡寢具生產基地之一。同時,作為全亞洲最大的螺絲刀生產基地,乾潭鎮五金工具生產已經形成產業鏈完善的龐大產業集群,在全國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優良的生態是乾潭的立鎮之基,高效的工業將帶動乾潭騰飛發展。」韓勇表示,乾潭鎮將不斷加大扶持力度,以協會為依託,加快產業轉化和產業鏈建設,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進一步做大做強家用紡織品和工具五金產業。
未來兩三年內,乾潭鎮將建成佔地60多公頃的家紡園區,工業銷售產值達到150億元,成為全國著名的紡織特色產業鎮。此外,還計劃在革命山區塊培育組建一個佔地10多畝的綜合交易市場,擴大家紡、工具五金、旅遊產品等交易,同時,不斷完善產業配套,帶動其他附屬產業同步迅速發展。
韓勇表示,十二五期間,乾潭鎮計劃在杭新景高速與320國道之間規劃出佔地8平方公里的新區,其中5000畝的陵上工業園區和城西1500畝的發展用地,可為擴大工業規模留足空間,為加大造城步伐奠定基礎。「處於低丘陵區域的陵上工業園區,拆遷量小,開發成本低,將成為乾潭今後工業發展的主戰場。」
新老城並進 不斷提高人口集聚程度
在全市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決策下,乾潭鎮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乾潭鎮將以胥溪為發展軸,沿胥溪兩岸形成東西兩個主團,其中,東側為現有中心城區,西側為乾潭新城區,兩主團通過胥溪兩側的綠色長廊連接為有機整體,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新城發展區、革命山綜合發展區、旅遊發展區、黃立垟工業功能區和陵上工業功能區為片區的「一心五片」格局。
站在幸福大道眺望,乾潭鎮現有中心城區的山水田園風光一覽無遺。韓勇說,「我們將對中心城區現有城鎮功能進行完善和提升,老集鎮區域內實行退二進三,原有工業向工業園區集中。」
規劃面積約2.2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將承接工業園區內企業職工居住和農村人口集聚的重要功能。乾潭鎮提出,新城建設中,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要先行,以此拉開城市框架,引導人口集聚。
位於新城區的乾潭鎮第二小學,今年9月1日投入使用,寬敞美麗的校園目前已經接收700多名新生,按照預留的部分空間,還能接納500多個學生。明年,這裡還將啟動汽車站、加油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豐富的生態旅遊開發資源,強大的現有工業產出能力,將助推乾潭鎮在加快城鄉一體化、打造旅遊人居勝地的道路上越走越穩健,越走越寬廣。(徐墉、李牡嬌)
(責任編輯:歸鶴)(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