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九溪
2010年10月05日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看倦了西湖永遠聯袂接踵的人流,很想找個清靜的去處。我們選擇了九溪。

  九溪是西湖新十景之一,位於西湖西邊群山中的雞冠壟下。北接龍井,南貫錢塘江。其間桂樹雲集,又有大片的龍井茶園。清澈見底的溪水山澗隨處可見。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說:「九溪在煙霞嶺西,龍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環,九折而出,故稱九溪。其地徑路崎嶇,草木蔚秀,人煙曠絕,幽闃靜悄,別有天地,自非人間。溪下為十八澗,地故深邃,即緇流非遺世絕俗者,不能久居。按志,澗內有李岩寺、宋陽和王梅園、梅花徑等跡,今都湮沒無存。而地復遼遠,僻處江干,老於西湖者,各名勝地尋討無遺,問及九溪十八澗,皆茫然不能置對」。清末學者俞樾對九溪更是喜愛,他對白居易贊冷泉「最餘杭而甲靈隱」不以為然,他說,「九溪十八澗乃西湖最勝處,尤在冷泉之上。」並且別出心裁,作疊字詩贊九溪: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樹。對九溪山水的推崇,溢於言表。

  我也附庸風雅「杜撰」了一則不成體統的謎語:3釐米,有什麼東西是在三釐米之內,卻讓人心生歡喜呢?這謎面確實有些刁鑽,世上似乎並沒有這樣小巧而美好的事物。或許有的人會說,鑽石嘛。誠然,鑽石在方寸之間璀璨奪目,卻惟獨少了份溫潤儒雅的氣質。其實,有兩樣東西正符合這樣刁鑽的謎面,那就是龍井茶和桂花。龍井茶長不過3釐米,卻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了厚重的醇香;桂花更小,米樣的花朵卻能釋放出攝人的甜香。品著龍井茶,迎面而來的桂花香,這樣的情境叫人如何不心生歡喜?倘若身處青山秀水之中,被這兩樣寶貝環繞其中,該是怎樣的愜意。

  這不,未踏九溪我們先在翁家山一個「農家樂」品起了龍井茶。

  翁家山橫亙在九溪谷口,是龍井茶最正宗的產地之一。那家「農家樂」的小樓的背後就是一片茶山,碧綠的茶園沿山勢逶迤開去。房舍前的庭院裡,幾株銀桂開得正盛。那種香味不是「暗香浮動」,而是直奪鼻腔。吸飽了桂香,品足了清茗,我們便帶著滿頰清香迫不及待地走向了「自非人間」的九溪。

  放眼望去,秀美的青山、層層疊疊的茶園映襯著夕陽,處處透著一股靈氣。徒步行在高低不平的路徑中,但見迷離的煙氣似紗如緞地籠罩著山岡上翠綠的茶樹,但聽潺潺的溪流澗水流淌在垂蘭吊藤的山腳嶺根,如夢似幻,彷彿走在天庭的長街。路旁的桂樹早已是花繁似錦,點點花朵如夜空中的繁星一般。空氣中瀰漫桂花的甜香早就讓那顆在城市中疲憊的心酥軟了。說到桂花,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人們形容秋天,總是喜歡用「金秋九月,丹桂飄香」這樣的句子。句子很好,卻不正確。其實丹桂是沒有香味的,真正有香味的是銀桂。我們品著山水,賞著桂花繼續前行,路上時常遇到三三兩兩的遊人。其實這樣正好,有些人,就有了些人氣,人又不多,也不會傷了人們遊覽九溪的情趣。

  沙石路面時時被溪水阻斷。不過不要緊,有青石墩橫亙在水面吶!倏忽,我想起了不知哪位哲人的詩句:「不知道在多少年前,這一塊塊從山裡馱來的青石就伏在這裡諦聽土地和山水的心跳。人們以為石頭的路,永遠光滑好走,並不去想這石頭是否也有自己的委屈和哀怨。其實踏著它的脊樑走過的,不一定是好人。」

  當然,我們都是好人!

  過了一條又一條的溪水,九溪煙樹也距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路上,我們不時看到一對對拍攝婚紗照的新人。九溪綿綿,也祝願他們的恩愛長遠。

  在桂樹成排的小路中轉過一個又一個彎,九溪煙樹的風采終於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山谷中一道瀑布如絲緞般流下,隔著小湖遠遠看去,玲瓏有致。沿著僅能由一人通行的小路走去,近看時又能感覺到一些奔流而下的氣勢。兩旁儘是形態奇美的古樹,伴著瀑布落下擊起的水霧,恍若仙境。遊人們坐在一旁的桌椅邊,觀著美景,品著香茶,賞著桂花。其樂無窮。我們也在這裡尋到了一顆開的正旺的桂樹,在樹下吃了晚餐。閒坐到暮色四合,才起身返回。

  提到杭州,你會想起什麼?西湖,靈隱還是大運河?其實,無論想起了什麼,無論在杭州走到了哪裡,最後你會發現,杭州讓人迷戀的,其實不過三點。那就是清茶,山水和承載了千年歷史的淡淡素雅。一杯清茶,一段時光。生活在杭州的人對於這樣的生活毫不陌生。這座城市以她獨特的魅力感染著每一個人,而無論他是常住還是暫留。九溪將杭城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在這裡,每個人都能尋找到自己做過的有關杭州的夢,尋找到自己心中的杭州情節。九溪就彷彿是一個仙子,用那抹淡淡的雲霞,裝點了每一個遊人的眉眼,也將杭州的秀美,裝進了每一個遊人的心裡。(鄒倜然)

(責任編輯:一微)(原文…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