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漁船出海捕魚、沙灘上放飛風箏、灘塗上「我為泥狂」、博物館中品「海」味……舟山岱山圍繞「海」字做文章,充分挖掘旅遊資源,與周邊地區開展錯位競爭,以構建「長三角著名的海上休閒度假基地」為發展目標,大力推進海島休閒基地和海洋文化基地建設。如今,一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娛樂運動於一體的海島休閒度假基地在岱山悄然形成。
出海捕魚 體驗一把漁民之樂
在有「海上香格里拉」 之譽的秀山島上,有一省級休閒漁業基地,你可以當一回漁民,真切地感受漁民海上勞作的艱辛和收穫時的快樂。
清晨,漁船載著遊客向遠方的大海駛去,船至目的地,遊客和船老大一起將沉重的蟹籠拋進大海。到了中午,隨著「起籠,拉繩」的指令,遊客們一邊呼唱著號子,一邊按照節奏全力地拉動粗粗的網繩。數分鐘後,各種色彩豔麗的螃蟹和活蹦亂跳的鮮魚隨著深藏於海裡的方形鐵製蟹籠被吊了上來,遊客們個個開心不已。船行至漁莊,有的忙著剖魚,有的忙著烹飪,不一會兒味道鮮美的海鮮端上了餐桌,個個吃得津津有味!
箏舞沙灘 享受藍天下的一份灑脫
民族特色的「京劇臉譜」、觸手亂舞的「章魚」、神秘的「八卦圖」、輕巧的「飛燕」……每到週末,一隻隻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華東第一灘」的鹿欄晴沙上空翩翩起舞,五顏六色的風箏把天空裝扮得五彩斑斕。
風箏愛好者們配合著動感十足的音樂,把運動風箏的美感與動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他們的操縱下,幾隻滑翔翼形風箏忽而借風飛上高空,忽而來個超級大回轉直衝地面,正在遊客們驚呼之時,風箏卻又如雨燕般輕巧地滑翔而上。在這裡,遊客也可加入到放飛隊伍中來,放飛風箏、放飛心情。
逛博物館 感受海島獨特的文化魅力
現場演繹颱風生成,岸上遨遊海底世界,世界著名古燈塔搬進海島……在岱山縣的海洋漁業博物館、鹽業博物館、燈塔博物館、海防博物館、島礁博物館等多個國字號海系博物館裡,遊客們可以近距離地感受這些獨特的海洋文化。
走進坐落在東沙燕窩山景區的中國颱風博物館,一幅巨大的颱風衛星雲圖映入眼簾:廣闊的海洋上旋轉著巨大的漩渦,中間的颱風眼猶如深淵。博物館裡,可現場演繹颱風的生成消亡過程。如果剛好碰上颱風困於島上,則是天公作美,遊客可在此盡情欣賞驚濤駭浪。當10餘級大風捲起幾十米高的巨浪撞擊礁石,越過大壩並在風中被撕成無數碎塊時,你卻可以在博物館觀浪廳裡或悠然品茶,或高聲尖叫。
灘塗玩泥 開一個狂歡派對
第六屆「我為泥狂」海泥狂歡節,眼下在秀山島滑泥主題公園火熱舉行,不少來自海內外的遊客在海泥中瘋狂了一把。小「泥人」、大「泥人」成群嬉戲,互相以泥「攻擊」。「泥人」們開展了泥上摔跤、泥上滑行、泥上拔河、泥上過竿、泥上搶親、泥上尋寶等多項泥上趣味競技運動,遊客在泥中不由自主的滑稽動作,讓人笑得前俯後仰。
隨著近年來國外風行海泥浴療,滑泥公園也從滑泥樂園變為集旅遊度假、休閒、療養於一體的娛樂場所,設有現代泥瘦身、木桶滑泥、泥浴、泥釣等項目,在泥塘靜心做一番冰爽透心的泥療。(楊岱斌)
(責任編輯:一微)(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