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溪濕地,不僅杭州市民人盡皆知,很多中外遊客也是讚不絕口。不久的將來,在距離杭州百公里的紹興諸暨,一個名叫「白塔湖」的濕地或將能帶給你另一個不同的濕地風情。日前獲悉,為更好地保護、開發濕地資源,諸暨市已投入千萬元改善水質,而備受矚目的招商引資工作卻沒有任何動靜。這是為什麼呢?
投資千萬改善水質
「白塔湖的水正在變清!」諸暨阮市鎮何家山頭村黨支部書記何飛華感慨地說:「以前連洗手都覺得髒,現在大人小孩都能在這裡洗澡!」
作為全省最大的生態濕地,白塔湖濕地總面積3.5萬餘畝、水域面積5200餘畝,面積比西溪濕地大幾倍。幾年前,這裡還是經濟發展的「犧牲品」,湖面青苔密佈,如今碧波蕩漾、白鷺紛飛。
兩年前,白塔湖獲得了「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這塊燙金招牌,諸暨市成立了白塔湖濕地辦。可機構成立以來,他們並沒有大規模開展招商引資,而是埋頭開展生態修復,如今已投入一千多萬元進行環境治理,並取得了明顯成效。
日前,記者在濕地看到,如今最令白塔湖沿岸村民興奮的事,莫過於每天跳進清涼的湖水暢遊一番,而這在幾年前是不可思議的事。
白塔湖曾是當地之痛
白塔湖位於諸暨市北部,範圍涉及該市店口、阮市、山下湖、江藻等4個鄉鎮、20個行政村,這些鄉鎮經濟都比較發達,其中的店口五金、山下湖珍珠全國聞名。
而正是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當地工業污染及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使濕地水質逐年惡化,白塔湖曾是當地一「痛」。其時,當地媒體曾刊發專題《我們只有一個白塔湖》,報導了當時的污染情況:「湖面上漂浮著一層油膩,手指伸下水面,撈起來就沾上一層青苔。」
近年來,人們對濕地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認識。諸暨市委、市政府多次專題研究白塔湖生態保護問題,並專門聘請專家,編制《白塔湖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對白塔湖開展前所未有的生態治理。
抓條小魚都是違法的
「現在的工作不是開發,而是要紮實推進白塔湖濕地保護工作,打響生態與休閒結合的獨特品牌。」諸暨市白塔湖濕地辦主任章新康說,他們先後協調組織了多次大規模的清淤、清障、清草等工作,使湖區環境不斷好轉。
「如今在白塔湖,即使捕一條只有手指長的魚,都是違法的。」諸暨市店口鎮朱家站村黨支部書記朱迪榮說,湖區的村民環保意識增強了,村裡的生活垃圾都集中收集,生活污水處理後排放。
諸暨市環保局最近一次的水質監測結果表明,白塔湖的水質多項指標達到II類水質標準。與這一環境監測數據對應的是,湖內碧波蕩漾,多年來不見的白鷺也飛回來了。
「生態保護工程才剛剛開始,我們相信,通過幾年的休養生息,白塔湖一定會更美麗動人。」章新康充滿信心地說。(王猛 王曉銘)
(責任編輯:一微)(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