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世遺」光環 江郎山成香餑餑
2010年08月24日 來源:浙江在線

  往年的8月,是江郎山的淡季,一天百人不到,那條陰涼深遠的一線天遊客零星;今年的8 月,人們就跟說好似的一窩蜂地從四面湧了過來,一時間,從早到晚從山腳到山巔,烏泱泱全是人頭。讓大家忘卻那灼熱太陽的原因自不用說——那可是咱浙江第一個世界遺產地。距江郎山成功申遺半個月,記者有意避開熱情的人群,想看一眼,那戴上「世遺」光環後的江郎山究竟有何不同。

  出了杭金衢高速的江山出口,入目便是一塊醒目亮麗的廣告牌,上面寫著:浙江首個世界遺產地——江郎山歡迎你。許是天公作美,午後的一場暴雨將這個城市的空氣洗滌得分外清新,在這個炎熱的夏季,陰陰的天空竟然透著些許清涼。

  江郎山申遺成功後,給這座城市給市民帶來了什麼,未來的江郎山怎麼發展……我們充滿期待。

  帶火了江山旅遊帶旺了招商引資

  雖然車可以開到半山腰,可那三座拔地而起的筆直石崖還有300米高;雖然天不算熱,可爬山還是會出汗的。所以看著江郎山導遊小周氣定神閒地在前頭帶路,不喘不叫的,不由得羨慕。一打聽,人家可是一天最多3趟,一趟至少2~3小時練出來的。

  「免費開放的那兩週,我們基本沒有週末,每天就睡四五個小時,天還沒亮就來了。那個人多啊,我看都趕上我們一年接待的遊客量了。」小周工作3年多,算起來,工作之初正好是江郎山剛剛準備申遺之後。「這幾年,除了環境越來越整潔,綠化越來越美,我最大的感觸是,景區服務人員的素質提高了,學歷要求也高,我們還經常要接受各種培訓,包括禮儀、用語等。當然,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也高了,畢竟,我們現在可是世界遺產地的導遊,不能給它抹黑啊。」

  這段時間,這樣的自豪感,在江山其他景區的工作人員口中也經常能聽到。江郎山腳下的清漾村、歷史文化名鎮廿八都,都因著江郎山的成功申遺而受寵起來。清漾村的導遊小張告訴記者,村子是江南毛氏發源地,以前一般是單位組團過來紅色旅遊的,但是最近散客自發來的多起來了。「估計是游完了江郎山,連帶著把江山的其他景點也游一遍了。」小張看起來挺開心。

  除了帶動江山旅遊,對江山旅遊局局長毛舒鋒來說,更讓人開心的變化是,以前拖了幾個月還在猶豫不決的商家最近就跟見到寶似的一個個搶著來投標,特別是酒店賓館,好幾家都有意向。最快的是,廿八都景區一家投資幾百萬的三星級賓館已經簽約了。

  申遺花了2億年內門票不漲

  申遺是項系統工程,從景區環境整治到服務人才培養,每項工作都需要高標準嚴要求。為了捧得「世遺」金名片,江郎山申遺辦公室主任周書勤告訴記者,一共花了2億左右,其中國家、省、市各有撥款,旅遊局投入3000多萬。申遺成功後,景區維護,人工開支等每年大概還需要一兩百萬。

  很多市民關心,江郎山「含金量」高了之後,有關部門會不會提高門票價格來轉嫁部分開支。因為早有先例,幾乎所有景點成功申遺後都會漲價。對此,毛舒鋒表示,市民可以放心,江郎山目前沒有漲價的打算,至少在年內不會漲價。至於今後則需要遵循市場規律及安全考慮。

  談及收支,大家的共識是提高整個江山市的旅遊接待水平才是根本。江郎山將遊客吸引到江山,如果能讓遊客在江山多逗留一天,對當地經濟的帶動將遠遠大於單純景點門票帶來的收益。這有點像當年西湖免費開放時算的一筆賬。「但江郎山不同於西湖,西湖開放是環線,而且杭州各方面的配套設施都很豐裕,吃住行方便,留得住客人;而江郎山是一處景點,本身就有人流量的限制,同時,江山要發展成像杭州這樣完善的服務水平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江山市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日行認為江郎山申遺成功對江山而言潛在影響太大了,是一個機遇也是一次挑戰,也正因此,景點的免費開放,至目前而言還只是「看上去很美」。

  北大評估:景區最大容量6000人/日

  確實,說起那兩週嘗試的免費開放,何日行至今還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江郎山的號召力竟然這麼大,每天竟有上萬人;憂的是,那爆滿的停車場、人擠人的上山小道,如何維持秩序,如何確保安全,如何保護環境,想想這顆心就一直都懸著。那幾天,公司的員工個個都是沒日沒夜的加班,一方面採取預約制,另一方面,看到山上人滿就控制上山人數。

  「有些遊客怕擠怕曬,很多人都是凌晨兩三點就開始爬山,到了七八點平時正常開門的時間車子已經停滿馬路兩邊,人已經擠滿山頭,有時我們控制上山人數,還有遊客不樂意了。有一位遊客,前前後後來了5次,愣是沒能上得山去。」工作人員小劉告訴記者,那幾天幾乎天天都有上萬人。

  記者留意觀察,發現山腳下有一個大型停車場,可停靠旅遊大巴,上山途中有幾個小型停車場;山腳下還有一排農家樂,可供遊客就餐休憩。總體來說,其目前的配套無法滿足這麼多遊客的需求。

  周書勤告訴記者,他們曾委託北京大學做人流量預測。其評估後認為,江郎山景區最大容量為日均6000人次左右。為了保護景區,最好將人數控制在日3000~3500人次。也就是說,兩週免費期間,江郎山都是在超負荷運轉。

  據瞭解,夏季是江郎山的淡季,正常人流量在百人左右。記者去的時候,景區已恢復半價(30元)收費,人流量也從免費期間每天上萬人,回落至每天600人左右。

  因此,就目前而言,在做好各項軟硬件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城市接待能力的同時,如何保持江郎山旅遊發展的後勁,將是江郎山面臨的又一大課題。

(責任編輯:歸鶴)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