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福建新泉祭祖

張先林

  早在五萬年前更新世晚期,東海岸發生了第一次星輪蟲海浸,海平面高出今海平面5~7米,舟山大多數基岩島首次成島。到了近二萬年前的第二次假輪蟲海浸全盛期,海岸線內移至今東海20米等深線一帶,海退時,今東海水深30米等深處以西復為陸。到了距今七千年前的第三次卷轉蟲海浸全盛期,海水溯長江古道和錢塘江而上,東海岸線內移,東海岸大多數基岩島與大陸再次分離成島。到了距今約六千八百年左右,海退後期,海上漸趨平靜,東海岸的基石島基本穩定如現狀。依此判斷,舟山群島形成於七千年前。
  大約在距今五千年左右,據舟山考古發現,舟山島上有了第一批從河姆渡渡海而來的首批島民。
  關於舟山先民的狀況,筆者想從古神話和考古兩方面進行論證。先說古神話。在我國古神話中,詳盡描繪海洋部落的首推《山海經》。而《山海經》中,對有關洪荒年代原始島民的海洋部落,均有十分精彩並充滿浪漫主義神話色彩的生動描寫。如驩頭國,「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權翼而行」,是一個「方捕魚於海」的海洋氏族。再如長臂國,手臂卻比身子長得多,向海裡一伸手,就能抓住一條活魚。還有聶耳國,長著兩隻又寬又長的大耳朵,走起路來兩耳要左搖右擺等等。
  雖說,上述都是神話傳說,但若摒棄這色彩斑斕的神話外衣,我們可以清晰而全鏡式地描繪出東海及舟山島民始祖及其活動場景的全貌,包括原始島民的生存環境,生產水準,生活狀態,圖騰崇拜,原始宗教,風俗嗜好及其奇人異物等等。

(一)生存環境
  距今約六千年前,東海岸的基岩島基本穩定。當時,氣候溫潤,海島上蒼木茂盛,泉水淙淙,奇花異果,鋪魚瀉銀。因為洪荒年代,島上人跡罕少,雖不像上述神話中描寫的蓬萊仙島這般美好,但島上完全具備了島民始祖生存必須的良好的自然環境。依此觀照古神話中的海洋部落,「離耳國在海中,四面環水」,「射姑國,附近有洲,洲中有河,海域中有大蟹,並有鯪魚」。「聶耳國周圍有大海環繞,海水裡常有怪魚出沒」。還有,東海岸的某些島嶼有老虎、異魚和怪鳥。神話中這些有關洪荒年代海島環境的描述,應該說基本符合當時的實情。

(二)身材形象
  很明顯,神話中有關島民始祖的形象,完全是一種誇張的描寫。雖說,東海岸的島民始祖絕對不可能像釣鼇的龍伯這麼高大,但因海上勞作的艱苦性,島民的身材一般都比較高大而壯實。至於玄股國、黑齒國、雨師妾國以及勞民國的島民始祖,為什麼皮膚和臉眼這麼黑,這是特殊的區域環境和勞作形式所決定。因為這些部落在「湯穀」附近,即古神話中太陽升起的地方,不要說遠古年代的原始島民,就是現今舟山的漁民,由於烈日暴曬和海風的關係,過了一個夏季,都曬得像黑人一般。有的還要曬得脫去一層皮。
  神話中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描寫,如長臂國和張弘國人的手臂特別長,長得可以伸到海中去抓魚。聶耳國和離耳國的人耳朵特別大,這又作如解釋?其實,這是神話中的象徵手法。長臂國和張弘國都是捕魚氏族,在洪荒年代一般以灘塗採捕和近岸垂釣為主。若原始島民手拿魚叉去刺魚,或是用長釣竿,那麼他們的手臂不是比原來延長了好幾倍了嗎?由此可見,當時他們的生產工具,已經有了魚叉和釣竿。
  至於大耳朵的形象。俗話說:「捕魚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是老祖宗傳下的格言。不要說原始島民生產水準低下,捕魚時全靠耳朵去辨風向,聽魚鳴,就是民國晚期的東海漁民,還把大耳朵的木偶尊之為神,稱為「順風耳」。因此,聶耳國人的大耳朵形象,是用折射變形的手法,表達原始島民的一種良好願望。

(三)生產水準
  據文物考古,六、七千年前吳越先民已有了造船的歷史,依據是河姆渡出土的六支木槳和一隻陶舟。其實,《易經.物原》中云:「燧人氏以匏濟水」、「伏羲氏始乘桴」,匏即大型葫蘆,桴即筏。這兩種浮水器都是古代越民用來渡水漂浮最古老的工具,不久就出現了獨木舟,而獨木舟的製造和運用,極大地提高了原始島民的生產力水準。因為對於「四面環海」的島民始祖來說,船與島民的關係實在太密切了,可以說達到了「不能一日而廢舟楫之用」。
  以此參照古代的海洋部落,他們的生產水準大致達到了這樣一個層面,即由最原始的灘塗採集,向近岸、近海過渡階段。此時,離耳國、雕題國的主食還是魚和蚌,是靠島民用最原始的工具到礁岩上去採集,或到灘塗上腳踏、手提。還有灘塗上的彈塗魚等小魚,也可用手提之或用扳箏網、絲片網等古老漁具圍而捕之。若從長臂國的長臂入海抓魚描寫中看,所謂長臂應是臂之延伸,即這國的國民已有了魚叉、釣竿等漁具,可到淺海中垂釣或叉魚,這就比灘塗採集前進了一大步。事實上,龍伯國民釣大海龜的事例,已充分說明了當時的釣魚作業已相當發達,成為東海及舟山島民的主要漁撈方式之一。無疑,釣鼇的龍伯國人,應是垂釣作業的創始神。
  再說大人國,身體高大,都會駕船操舟。他們不僅有了船作為捕撈的主要工具,並已學會駕駛之法,這是原始島民從灘塗、淺海作業向近海捕撈轉換的一大飛躍。神話中說驩頭國民,「食海中魚」,「杖翼而行」。這個杖即桅杆,這個翼就是風帆。此時,海島上不僅有船,而且有帆,《山海經》中關於驩頭國的描繪,即是一幅非常生動的「張帆捕魚圖」。但從《山海經》中記敘的20餘個海洋部落中,提及船和帆的只有兩個,可見,大多數海洋部落的生產水準,當時還停留在灘塗採集和近岸垂釣,只有少數部落進入了「張帆捕魚」的先進行列。

(四)生活狀態
  生產水準,決定生活狀態。古神話中記敘的海洋部落,大多停留在由塗灘採捕向近海發展的過渡階段,所以,在東海岸島民的原始生活還是以魚蚌為主食。也有個別例外,如勞民國人喜吃「草籽和水果」,玄股國人除吃魚外,還吃海鷗。那個不吃五穀以吸風飲露為生的射姑國人,則尊之為神仙了。
  我們認為,以上描述基本上符合東海及舟山島民的原始生活狀態,塗灘採集的食物主要是海蚌和淺水魚,而且數量眾多,足可使原始島民以溫飽。這個飲食習俗一直影響到吳越後人,即謂「越人美蠃蚌,而簡大牢」(見《鹽鐵論.論菑篇》),「東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也。其民食魚而嗜鹹」(見《黃帝內經》)。「在南之人食水產,不覺其腥臊也」(見《博物志》)。這些,均是原始島民生活方式的延伸。
  在古代,原始島民除了吃魚外,當時也食島上的植物,如草籽、水果和薯蕷。薯是什麼?即現今東海岸島民種植的蕃茄,尤其舟山的一些外海島嶼,面積小而山坡陡,只有一些零碎的山地,不能栽水稻。於是,島民以種薯謀生的為數不少。直到民國時期,還傳流著「一季蕃茄半年糧」的民謠。而距今五、六千年前,島民的始祖已學會了種薯和食薯,不能不說是一個驚人的奇跡。至於玄股國民善於用「魚皮作衣服」,更是原始島民生活中服飾穿戴的一大進步。

(五)圖騰崇拜
  朱天順在《原始宗教》一書中指出:「圖騰崇拜就其崇拜直接物件來說,是自然物或動植物」。這是因為「動物是人不可缺少、必要的東西;人之所以為人要依靠動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東西,對於人類來說就是神。為此,東海及舟山的原始島民在思考自己氏族自何肇始時,必然要設想一個虛擬的祖先,以表示氏族的標誌或符號,這就是圖騰。
  圖騰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混沌初開的人類早期,無法對變化萬端、錯綜複雜的自然現象作出正確的解釋,他們往往把生活中的得失歸之於超自然的神靈,以尋求精神上的寄託。而這種崇拜的神靈之一,必定是與原始人的生活環境有親密聯繫的動物,對東海岸島民始祖來說,那就是蛇和鳥。
  例如驩頭國「人面鳥喙」,玄股國「鷗鳥盤旋」,氐人國「蛇身魚尾」,黑齒國「食蛇、玩蛇、兩耳穿蛇」。而東海海神禺豸虎,:「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精衛鳥,「其狀如鳥,文首,白啄,赤足」等等。
  以上的記敘,為我們提供了三條資訊:一是東海及舟山原始島民的圖騰崇拜,都是以鳥圖騰和蛇圖騰為主,而且深受吳越先民圖騰的影響。二是東海及舟山原始島民,生存於「四面環水」的島國,他們視水中之蛇或虛擬的龍為神,以至於雕題國人在身體上畫上了「魚鱗圖案」即紋身,以示為龍王的子孫。所謂「越在東南,故立蛇門」。「劗發文身,以象鱗蟲」。三是剖析當時的情景,除了水中的龍(蛇)之外,鳥同島民的關係十分密切。但這裡所指的鳥並非一般的鳥,而是海上的鷗鳥,即海鷗。海鷗能預知風暴,能啄魚,能為島民引渡導航,故而玄股國「鷗鳥盤旋」,驩頭國「人面鳥喙」,精衛鳥「文首,白啄」,都是鷗鳥的形象化身。
  但是,即使同為圖騰,在遠古時代的早期,在東海及舟山的島民信仰中,存在著明顯的尊鳥貶蛇傾向。在神話描繪中,人鳥揉為一體,成為人的象徵,而蛇卻是人的玩物和裝飾品。根據我國學者陳子艾的研究,「古代生活在東南沿海的是東夷集團,他們的原始信仰是鳥圖騰」。從近幾年河姆渡出土之七千年前的鳥紋碟形器和鳥形匕首,進一步說明了東海及舟山原始先民對鳥的尊崇。他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鳥一般的長翅飛翔於大海之上,這才有驩頭國「杖翼而行」的描繪。

(六)風俗嗜好。
  現今的人們,很難想像也不會在自己的額上去繪刻龍紋,或用草把潔白的牙齒染黑,但在五、六千年前的原始島民中確實存在著這種奇特的風俗,叫做「雕題黑齒」。此外,有關東海島嶼中的奇人異物,神話中有大蟹、人魚儒艮、文鰩魚、龍魚、揚子鰐等等,雖有誇張的描寫,但卻說明了現今舟山人們所熟知的一些海洋動物,大多數在古代已經存在了。

(金濤/舟山)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