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浙江與臺灣(四)

何有基

  會稽山、阿里山,山山相連;西子湖、日月潭,水水相通;浙江人、臺灣人,自古一家親,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在我國歷史的長河中,兩地同胞你來我往,相互扶持,共禦外敵,留下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故事,一篇篇感人肺腑的華章。

  (四)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越國由盛至衰,再度引發遷徙潮,又有多批越人赴臺灣安家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華民族大流動、大融合的時代。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浙江紹興一帶、具有海洋文化特質的越族先民,從傳說時代步入歷史時代,並由弱轉強,進入鼎盛時期。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其中,領袖人物的引領作用亦不容低估。勾踐是越族的首領,越國的君王,他為越國的鼎盛立下汗馬功勞。勾踐(約西元前520年—西元前465年),姒姓,本名鳩淺,古時越國與中原各國語言不同,音譯為勾踐。勾踐又名菼執,夏禹之後裔,越王允常之子,為春秋五霸主之一。越成五霸之一霸,除了越國上下團結之外,還靠「外越」的積極支持。「外越」一詞,始於越先民第一次大遷徙後,當時留在大陸的越人,史稱「內越」;而進入臺灣、海南及舟山等海島的越人,史稱「外越」。內越與外越雖相距千百里,但兩地同胞間的聯繫從不間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外越力挺越國滅吳,並時有小分隊「襲擾」吳國後方。
  由於內越「一族兩國」越和吳的雄起,並呈現出「吳強越弱」的態勢。而外越選擇支持「弱越」,打擊「強吳」的政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外越人常派遣小分隊進入吳國境內,干擾其後方的安寧。據《越絕書》載:吳「婁門外力士者,闔廬所造,以備外越。」又云:「宿甲者,吳宿兵候外越也。」這些簡短的文字,足以說明外越對吳國安全所造成的壓力及影響。吳國為此處處設防,寢食難安。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在外越親密支持下,終於擊敗強吳,實現了越族統一的國家,還憑藉其「兵強艦利」之優勢,逐鹿中原。
  二是,越王勾踐確是一位有「宏圖大略」的君王。
  一方面對吳採用大夫文種的「滅吳九術」,軟硬兼施,取得吳王的信任;另一方面對一水之隔的臺灣、舟山等地「外越」,在打「親情牌」的同時,加強貿易往來,以增加戰備物資的儲備,早日實現「滅吳」大計。另外,或許越國還有一種考量,萬一「滅吳大計」生變,把臺灣作為越國人的退路也完全是一種可能。今日臺灣有一處聞名中外的風景點,稱「越王射的台」,足見越王在臺灣之影響。難怪有人說,「越王勾踐時期臺灣是越國的屬地」,也是事出有因。
  越滅吳後,隨著國土的擴大,國力的增強,以「艦利兵強」之優勢,揮師北上,遷都琅琊,實現了越王勾踐稱霸中原的宏圖大略,越民族由此步入巔峰時期。據《越絕書•記地傳》載:勾踐二十九年(西元前468年),越王「初徙琅琊,使樓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為桴」,海運而北奔(山東)琅琊。假如,每艘樓船(主力艦)以十二位船卒駕駛,那麼,其樓船數量即達二百三十多艘。加之北上前,勾踐曾組織2800人進入會稽山,「採伐松木加工而成的桴(即有舵的木排)」,其船艦數就更可觀了。如再動用上百艘戈船(戰船)護航,這在2400多年前是一支多麼龐大的混合艦隊!據《紹興史綱》作者傅振照推算認為:此次越部族向北遷徙的人員至少有10萬人,占當時越國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由此,這次越民北遷的規模及氣勢不難想見。
  與此同時,隨著越人的北遷,把越文化也帶進了中原,與中原文化交流、融合。據資料顯示,戰國之初,越國進入最強盛的時期,其統治範圍包括:今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東部、福建北部及山東的東南部地區。換勾話說,當年,我國東南沿海的「魚米之鄉」都在越國的掌控之下。難怪春秋戰國七雄之首的秦始王感歎:「越,猛虎也!」
  西元前465年,勾踐去世,他的子孫繼續居於霸主地位。至西元前334年,楚、越間發生了戰爭,其結果是越亡,王無疆被殺。自此,越國衰落,越人進入又一次遷徙期。這時,除部分越人散居蘇南、浙北及安徽等地外,大多數越人只好走「南山」,打道回會稽老家。《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云,「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秦滅楚,於西元前222年將越之舊地,納入三十六郡之會稽郡。但英勇善戰的越族人對秦國來說,仍然是個心腹之患。正如《秦會要訂補》云:「東南有天子氣。」為此,秦始皇以「東遊以厭之」。秦始皇於西元前210年,南巡浙江,登會稽山,祭大禹,刻石以頌秦德。緊接著,在秦始皇親自主持下,對越人採取一系列極為嚴厲的措施:
  其一,實行移民政策,秦始皇在強制越人內遷的同時,還遷北方漢人來到越地,以改變這一地區居民的民族成份;其二,更名「大越」為「山陰」,凡帶「越」字的地名也不允許存在,以消除越民族的政治影響;其三,對越人的一些習俗也嚴令禁止,否則「殺之無罪」。面對秦王朝種種壓力,越人中的部分人被迫遷往浙西、皖南等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越人慢慢融入漢人社會;而大部分越人以逃離故土的辦法抗爭迫遷政策。其中,有的越人進入浙、皖、贛等省的偏僻山鄉,他們就是後來的「山越」;有的越人南下,至浙南、福建、兩廣及西南地區,與早年遷移到該地的越人相結合,成為甌越、閩越、南越和駱越族群的一部分;還有人乘船出海,登臨臺灣、海南等島嶼,成了今日臺灣高山族、海南黎族的一部分。此時的江南,遂成了歷史所記述的「百越」之地。後來,在推翻秦王朝的隊伍中,「東海外越」(主要指臺灣高山族)仍然是一支相當活躍的力量。
  秦滅而漢興。西漢王朝對南越、閩越、東甌等越族人比較集中的地方,採用「剿」、「撫」並用的兩手策略。漢高帝十一年(西元前196年),派遣陸賈為特使,封趙佗為南越王。經五世,南越內亂,於漢武帝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遂派兵平定南越,甌駱屬漢,並設立9郡。據《史記•索隱》引《漢書》云:「甌駱三十余萬口,降漢。」《史記•集解》引徐廣云:「儋耳、珠崖、南海、蒼梧、九真、郁林、日南、合浦、交阯(今越南河內以北一帶)」為漢立9郡。
  漢建元三年(西元前138年),閩越發兵圍攻東甌。東甌王向漢求救,漢武帝派遣嚴助,發會稽之兵,「浮海」前往救援,閩越見狀,引兵撤退。後來,東甌王「舉國徙中國,處江、淮間。」這是西漢時,越民首次內遷。據《史記•集解》云:「東甌王廣武侯望,率其眾四萬餘人來降,家廬江郡。」漢元鼎六年,東越王餘善反叛漢王朝。漢派遣橫海將軍韓說、樓船將軍楊僕等前往平亂。及平,漢武帝說:「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復,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這是漢代第二次越民內遷。
  當然,在內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越民仍選擇走海路,飛渡臺灣海峽,奔赴台島安家。從六千多年前浙江河姆渡人(越人一支)東渡臺灣始,至漢元鼎六年(前116年),在此五千多年間,越人曾多批次遷徙至台島。但因出發地點(包括大陸或東南亞回遷等)、出發時間及語言上的差異,遂形成臺灣高山族的阿美、泰雅、布農、排灣、鄒(曹)、賽夏、魯凱、卑南、雅美九大族群。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相關族群的需求,今又細分成十六個族群。不管族群名稱之多寡,他們的「根」只有一條,那就是在祖國大陸的浙江紹興一帶,浙江紹興是臺灣高山族的原鄉。

(何有基/紹興市)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