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蔣逸人與他的《村叟雜俎》

龔玉和

  蔣逸人先生(1927-2019)的遺作《村叟雜俎》終於問世,該書由浙江諸暨市店口鎮鄉賢文化研究會主編,浙江古籍出版社編輯出版(2019年6月第一次印刷)。此書的印行,可說圓了逸人先生多年的心願。他是諸暨市店口鎮人,在黃家埠村長大,書名的“村叟”,意為一介鄉下老者,也是他的自謙;“雜俎”乃是集志怪、傳奇、雜錄、瑣聞、考證各種文體於一爐之意。“俎”字,其意甚古,指古人祭祀時盛肉的器物或切食物的帖板。以此作為書名的含意,或可窺探到,本書羅列了鄉情、志異、傳聞、珍奇、考證各類文章,以逸人的文學功底而論,足以說明本書不僅具有可讀性、趣味性、知識性,還有存史價值。
  不難想見,逸人先生為自己著述起了一個古僻字書名,有其特定的內含。諸暨店口,一個人文薈萃之地,史上出現過許多名人學士,別的不說,僅晚清民國初時的南社,一個集知識精英於大成的全國性社團,辛亥革命前有成員二百餘人,辛亥後,也只一千多個,人員遍及全國各個省市。諸暨是一座小城,居然占了十五個,而店口,一個鄉鎮,就出了九位,占全縣南社成員的半數以上,足見文化傳承之深遠,盡在不言之中。

逸人先生也是店口鄉賢之一

  開發鄉土旅遊,需要有文化底蘊作為陪襯,諸暨市與店口鎮可謂名副其實。
  歷代以來,店口鄉賢層出不窮,本書作者的父親,蔣瑞藻,就是其中的一個。雖說只是一個諸暨的鄉村教師,在民國時期,被譽為我國有史以來一百八十六位著名文學家之一。早年,店口蔣家有五、六代人積攢下來的萬卷典籍,成為遠近聞名之藏書家。
  本書作者蔣逸人自幼就是在這樣的書香家庭薰陶下成長的,正是由於家學厚澤,熟讀了許多經典古籍,成年後,考進光華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師從史學家呂思勉教授,受益非淺,才能成就這本《村叟雜俎》的出版。
  二十世紀的一九五七年,逸人先生就在全國最具權威的史學刊物《歷史研究》上,發表了論文《關於宋代以王小波李順及張餘為首農民起義的幾個問題》(本書已收錄),引起各方人士的關注,當時中科院歷史所與浙江圖書館等均有意將他調進京城工作,或者,到浙江圖書館古籍部從事考證,只是出於種種原因,錯失了機會。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撥亂返正,逸人先生恢復名譽,接下來,獲得高級職稱,擔任杭州經緯建築經濟諮詢所的所長。退休後,遂成浙江財經學院(今浙江財經大學)、長征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大專院校與培訓中心的客座教授。
  多年以來,蔣先生利用自己博覽群書的紮實功底,工作之餘,勤於筆耕,不倦創作,成果豐碩,作品散見於各個報刊。今天幸得家鄉店口鎮黨委、鎮政府的鼎力支持,徵得逸人先生本人同意,將多年創作之部分著述,結集出版。此舉既為諸暨的人文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人們瞭解中國歷史與店口鄉俗民情開啟了一個視窗。
  其中的一篇文章《蔣瑞藻生平及著述》令人印象至深,此文不僅為人們研究諸暨先賢蔣瑞藻一生事蹟以及他的成就提供了線索,也為文史學界彌補了一個缺憾。
  清光緒年間,黃家埠的私塾,除了教習古文以外,就已經有了算術、英文這些現代課目,還有“格致”這門課,現代人對“格致”這個詞彙較陌生。
  晚清時期,西學引進中國內地,當時講授西學的人將“格致”作為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代名詞,也有人將算學、地理、歷史、繪圖、體操等新學科也放在“格致”範疇裡。
  “格致”源自《大學》的“物格而後知之”(格物知之)。在諸暨新學堂,格致相當於科學課,專門講授自然科學,多指物理與化學。
  讀者從黃家埠學校的變遷,或可窺探到中國教育事業由私塾教育轉向現代教育的進程。還可以讀到,瑞藻先生除了閱讀古文與詩詞以外,接觸到了新知識,借助辭典研讀英文書報,在二十歲就開始為上海《神州報》等報刊寫稿。到了二十四歲,當時上海的《古今文藝叢書》就已經輯錄了他的文章,可說少年得志,一個難得的鄉賢。
  我們在閱讀本書時,不僅瞭解到瑞藻一生的經歷,也透過這本書見到了店口鎮教育事業是如何由傳統私塾邁進現代教育的。
  在書中,還可以瞭解到早年店口鎮的鄉村治理情況,本書《千年保甲制末期》一節,讀者從黃家埠保長的所作所為,瞭解到民國時期保甲制度的實質。
  抗戰前,保長由政府明令設置,早年鄉村管理多由宗祠所掌握,黃家埠村的保長為村宗祠的一個成員。宗祠在本村小學開會,保長沒有決定權,只是列席而已。

那麼,保長究竟做些什麼事呢?

  本書有詳盡介紹,黃家埠保長是村中奔走張羅政府指令的出面人,手下既沒有保丁,也沒有甲長,其實,只是一個兼職的差使。書中列舉了黃家埠前後四任保長的經歷,大致上可以看到,鄉村保長多是村中有點文化的人,而且,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位置。
  抗戰時,國民黨軍、日軍、偽軍經常擾及村民,由此,村中的一些公共事務,諸如,要錢、要糧、要柴,派挑夫、派領路人,抽壯丁什麼,全由保長負責。不難看到,保長這個職位事多、事雜,且不拿工資,大多幹不長,要不了多久,保長又要換人了。
  逸人先生列舉黃家埠曾經的四任保長,均有名有姓,他們的來龍去脈,他們的所作所為,書中均有交代,讓人覺得,所敘之事,真實可信。
  《村叟雜俎》是一本鄉土史學教材,記錄了店口鎮發生過的故事、村民的行為,一一展現逸人筆下,讀者可窺一斑而知全豹,瞭解歷史上店口鎮的真實面貌。
  不過,全書內容最多的是逸人先生有關史學的研究論文與摘謬。
  所謂“摘謬”,就是在別人的書本或者論文中發現有什麼謬誤,與作者進行商榷與探討。這是一種君子之爭,歷史上的事,多種記載會有若干落差,如何才能除謬求真?尤其是名人的著作,許多人認為,越是名人、越是官大,就會掌握更多的真理。即使有了謬誤,別人也是碰不得的。可是,逸人學問了得,知識面廣,才敢於挑戰名人的謬誤之處。
  舉例來說,最有名的“摘謬”是本本上說的“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換句話說,在蘇聯十月革命後,馬克思主義才傳入中國。
  逸人先生在浙江圖書館的一本藏書《社會主義神髄》中發現,該書介紹了馬克思、恩克斯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以及《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發展》。它的出版時間是一九○三年。
  逸人又查考了《社會主義神髓》最早中譯本是在日本出版,翻譯者為中國達識譯社,出版人為“浙江潮編輯所”。“浙江潮”是浙籍留日學生組織。
  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最早由日本傳入中國,傳播者是浙籍留日學生。原著出版時間為一九○三年六月,而中譯本問世於同年十月,只差了三個月。
  不言而喻,早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之前的一九○三年,馬克思主義就已經傳播到了中國。上述這些內容是由日文翻譯成中文的,於是,逸人又查閱了日本史學家井上清所著《日本近代史》,也有類似論述。由此,逸人先生將一九○三年出版的《社會主義神髓》(中譯本)的情況,寫信告訴了作者井上清。
  一九八○年十二月,收到井上清回復,表示將把這個新發現介紹給日本人民。
  一九八三年《浙江學刊》(浙江最具權威的理論雜誌)第一期刊載蔣逸人的研究成果《(社會主義神髓)中譯問題及其他》一文,隨後,逸人將這本雜誌寄給了井上清先生。
  井上清讀到了他的信,於同年三月底回信,表示日本學者非常高興讀到此文,又說,日、中二國人民要繼承友好傳統,增進學術交流。
  後來,逸人先生將井上清的那二封親筆信轉贈給浙江檔案館收藏。
  可以說,《村叟雜俎》不僅是一本通俗的鄉土讀物,也是一本嚴肅的史學新論。希望熱心鄉土文化的讀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與史學工作者能夠認真研讀一下他的《村叟雜俎》,一定會獲得更多收益與啟發,特別是今天,諸暨人、店口人正在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名鎮,擴大知名度,吸引更多遊客到訪諸暨與店口。希望本書能夠為名城、名鎮錦上添花!

(杭州/龔玉和)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