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清明與廉政

金建楷

  蓬蒿鬱鬱,芳草萋萋,桃紅柳綠,春風得意,一年一度的清明又臨大地。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民俗節日之一。2006 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並規定為法定假日,足見它在傳統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意義。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迄今已有 2500 多年的歷史了。追溯其由來和涵義,主要有以下 幾種:  

  一是指節氣節候:顧名思義它是春回大地“天清地明”的日子。先人根據太陽的共 黃道上的視位而定出了二十四個節氣,每年西曆四月五日前後(農曆陽春三月),太陽 到達黃經 15°為清明節氣。是一個表徵物侯的節氣。此時春風指煦,陽氣上升,揚柳 垂絲,綠草如茵,“清潔而明淨”。

  清明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節候,此時黃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的日平均氣溫,一般已 升到 12℃以上。由於天氣轉暖,宜於農作物播耕種植。所以我們寧波地區以及浙江不 少地方都流傳這樣的農諺: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清明穀雨雨相連,沒種耕田莫遲延。”  

“清明浸種,立夏插秧。”  

  清明時節,江南雖有“雨紛紛”對農作物生長不利的日子,但更多的是風和日麗, 景物如畫的時光。“春城閑望愛晴天,何處風光不眼前。”詩描寫了晴日清明時喜悅情 景。

  曾來過寧波地區充當鹽官的北宋大詞人柳永在《木蘭花幔》詞中寫道:

  “乍疏雨、洗清明正豔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

  還有,歷史上畫家描繪清明作品甚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 圖》,那是因為“桃李當候岸草遍”的欣欣向榮,奮發向上的好時節、好風光為他們提 供了美妙創作的好素材。

  二是有人文意義:清時寓廉政。相傳商朝末年,紂王亂國,周武王起兵伐紂,收野 一戰,大敗商師,平治天下。《詩經》歌曰: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  

  肆伐大商,合朝清明。

  史把這班師凱旋的日子,也叫作“清明”;而流傳最廣,並有文獻記載的則是晉文 公褒揚諫臣介子推的故事。據《左傳∙介子推不言祿》等篇記述:

  春秋時期,晉國群主晉獻公,聽信夫人驪姬的讒言,逼死了太子申生,逼走了另兩 個兒子重耳和夷善。重耳流亡國外,吃盡苦頭。有一次在魏國境內因饑餓暈倒在地,隨 臣介子推從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給重耳吃了……19 年後,重耳回國執了政,成 了五霸中有名的“晉文公”。可是在封賞功臣時,獨忘了介子推。對此,介子推不言刮 祿,毅然帶著母親去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過起隱居生活。而人們讚賞介子推行 為的同時,也對重耳表示不滿。於是有人在重耳宮門上掛了竹簡書,上書:

有龍矯矯,傾失其所。五蛇從之,走遍天下。龍饑無食,一蛇割股。  

龍反其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晉文公見到後,他立即去找介子推。介子推避而不出。晉文公想用似火燒山的辦法 逼他出來,可是等火焰滅了後,才尋到介子推背著老母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衣襟上留 下幾行血書:

柳下做鬼,仍作諫臣;吾亡何妨?願政清明。   

晉文公看罷越覺心痛,便把介子推母子葬在這棵柳樹下。傳說,第二年晉文公和群臣徒 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了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將 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紀念,群臣紛紛效仿, 相沿成習。又把綿山改名為“介山”,建廟立祠,留作紀念。再根據介子推“願政清明” 的美好願望,規定在介子推燒死那天(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節”。前一天禁煙火、 吃寒食為“寒食節”。以懺悔自己“忘人功之過”和表彰介子推“忠君不圖報”的行為。 看來宣導清明節之舉,旨在褒揚諫臣,揚政清明,意在飲水思源,緬懷先賢……故清明 節又留有“天清地明人廉正”之諺!  

  

( 金建楷 )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