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余子安其人其書其畫

張先林

  余子安,原名敉(以字行),別署梅庵、師竹齋。1941 年生, 祖籍浙江龍遊。祖父余紹宋先生(1883-1949)為著名學者、書畫家; 父親余翼先生(1911-1989)為省立衢師創始人、首任校長。

  余子安幼承庭訓,愛好文史書畫,及長任職浙江圖書館古籍部, 系浙江圖書館研究館員、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余紹宋研究 學會副秘書長等。

  余子安先生發表諸多論述及著作:《表中觀碑考略》、《漫談 浙江近現代碑刻》、《余紹宋與方志學》、《余紹宋年表》、《吳 昌碩與淞濱吟社》、《浙江圖書館館藏書畫選》、《浙江圖書館館藏名人手劄》(合編)、 《余紹宋書畫集》、《余紹宋書畫論叢》等五十餘篇、種。

  余子安從事金石書畫、古籍圖書整理工作,前後凡三十餘年。日處書海之中,得以 遍覽古今典籍、歷代名人書畫,故善於古籍版本及金石書畫的鑒定。酷愛書畫篆刻,早 年曾問道於張宗祥、徐行恭、陸維釗、韓登安諸前輩。書法各體具能,尤長於行書,曾 為黃山翠微穀等處題寫摩崖石刻;畫宗傳統,尚家法,並參以己意,頗具中國文人畫之 遺風。曾參加海峽兩岸書畫家共同參加的《富春山居圖》的圓合活動,並臨摹《富春山 居圖》一幅(兩岸書畫家共臨摹五幅)受到與會專家的好評。從 80 年代初至今,書畫 篆刻作品一直流傳至新加坡、港澳臺、日本及歐美等地。個人事蹟和作品內多種圖書典 籍選刊。
余子安:觀千劍而後識器
來源:衢州新聞網-衢州晚報
2016-11-09 08:39
三衢名人堂
  記者 巫少飛  

  他出自名門,是余紹宋先 生的長孫。在艱苦的環境中, 他依然發憤苦讀,遍訪耆儒。 投身金石古籍研究,他孜孜以 求,逐漸成為專家;他精于書 畫,《富春山居圖》圓合活動”, 他是受邀的大陸四位畫家之一。 雖離開家鄉,但依然情牽故土, 為家鄉的文化事業不遺餘力……他就是衢籍著名專家、原省圖書館研究館員、古籍部主 任余子安先生。

  2012 年 2 月底,記者在杭城拜訪了余子安先生。

  名門望族讀書餘事

  余子安祖上八代為書畫名家,系家學淵源深厚的名門望族。祖父余紹宋是我國方 志、書畫界泰斗;父親是原衢州師範第一任校長;母親是海甯高家人,與金庸家是親戚。

  1941 年,余子安在亂世中於衢州石樑出生了。祖父余紹宋喜得孫子,希望他像唐 代的王勃 ( 字子安 ) 一樣,遂取“子安”。余子安 9 歲時,祖父去世了。一年後,余子 安父親余翼將余紹宋生前寒柯堂藏書13000餘冊及500多件古書畫、碑帖捐贈給省政府,受到省人民政府主席譚震林的表彰。

  余子安說,祖父余紹宋出生在衢城化龍巷。現化龍巷的孔氏民居原為翟姓通奉第, 後為余紹宋家所在地之一。“因為祖父的原因,整個童年,我隨父親在東北,可以用‘受 盡淩辱’來形容。”

  1964年,余子安到杭州制氧機廠工作。逆境中的余子安發憤用功,他向朋友、長 輩借了大量的中國通史、古代漢語、四書五經,瘋狂閱讀。同時也留心家傳書畫研讀, 祖父的《中國畫學淵源》、《書畫書錄解題》等早就研讀透了。此外,余子安還買了紙 墨,習練書畫。高考恢復時,余子安已經完成了中國古典知識體系的積累。他說,不考 了,大學的那點知識,都掌握了

  余子安有一枚閒章“讀書餘事”,有兩層意思:讀書是業餘時間的事;讀書是我余 子安的事。

  拜訪耆儒著述孤山

  在當時名為“抓革命、促生產”,實則“抓革命、不生產”的氛圍中,余子安開始 拜訪一些學富五車的耆儒。如陳佈雷之弟陳訓慈,他是浙江省立圖書館館長,也是“博 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史學家;文瀾閣《四庫全書》保管委員會委員、西泠印社社長張 宗祥;我國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者之一、蜚聲海內外的書法家陸維釗;浙東名宿、 一代詞宗徐行恭;西泠印社總幹事、篆刻大師韓登安;衢籍著名古籍版本的專家毛春翔 等等。

  余子安說,問道于這些前輩先生,使他受益匪淺。前輩先生不僅學問高深,最主要 的是,他們那種治學嚴謹的學風、坦然處世的人格深深影響了他。

  正是在不斷拜訪、問道這些老先生中,余子安不但掌握了學問,更主要的是承繼了 他們的學風、涵養、修為。

  孤山路 28 號 ( 舊稱外西湖 25 號 ),是浙江圖書館古籍部。在這裡,余子安一呆就 是幾十年,主要從事金石書畫、古籍圖書、版本目錄的整理工作。他人生重要的精神脈 絡在這裡綿延。

  余子安著述、點校著作頗多,其中《表忠觀碑考略》考證了宋蘇東坡寫的《表忠觀 碑》的版本及流傳情況,為著名目錄學家顧廷龍所讚賞,啟功先生亦親赴杭州問訊余子 安,並將此碑收入《中國書法精品錄》中。

  2005 年,余子安著手為余紹宋作《亭亭寒柯》,此書屬“浙江名人研究大系”, 余紹宋為全省唯一以方志學成就入選的歷史文化名人。雖然是自己的祖父,余子安仍以 “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精神不斷地搜集余紹宋的史料,爬羅剔抉,辨偽求真,摭其精華, 然後手不停揮,記事纂言,推敲再三。本著“無征不信”的嚴格治學態度,深鉤廣稽出 22 萬餘字的《亭亭寒柯》。此書為全國研究余紹宋的權威之作。

  集腋成裘探幽發微

  余子安為浙江省繼沙孟海之後可稱為行家的人之一,正因為他日處書海得以飽覽群 書,所以成為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1992 年,國家文物局組織力量對全國館藏文物 進行一次系統全面鑒定,余子安是我省唯一參與其事的專家。此外,余子安還為三部明 代的《弘治衢州府志》、《嘉靖衢州府志》、《天啟衢州府志》回歸衢州作出了卓越的 貢獻。

  1999 年 7 月,浙江省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促進會、臺灣藝術交流協會等單位共同舉 辦了“《富春山居圖》圓合活動”,余子安是受邀的大陸四位畫家之一。臺灣著名畫家 李奇茂知悉余子安是余紹宋的孫子,十分驚訝,並說,余紹宋是他生平最敬佩的大師之 一。余紹宋的《書畫書錄解題》在臺灣重版時,一時洛陽紙貴。當李奇茂看到余子安臨 摹的《富春山居圖》,十分讚賞,認為余子安有“乃祖之風”。臺灣藝術交流協會會長 史元欽當即邀請余子安去臺灣交流訪問。

  7 月 15 日,余子安與兩岸畫家一起,現場描繪圓合《富春山居圖》中間 65 釐米被 焚毀的畫面。之後,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了余子安。他說:“兩岸畫家所臨《富春山居圖》 各顯風格,唯傳統國畫藝術一脈相承,強調體現天人合一、淡泊清遠的藝術境界。《富 春山居圖》所體現的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體現了中華民族山水相連、一脈相承的民族精神。《富春山居圖》圓 合活動,更激起了我們對民 族、國家統一的祈盼。”

  有一次,有一畫商拿來 任伯年的《牛》,請余子安 網開一面,以博好價。面對 贗品,余子安毫不客氣道: “此圖非真跡,伯年之畫, 大至畫面佈局,小至跋語 落款,極講章法,此畫表 面上雖然天衣無縫,但仍 留有敗筆……”經他論證, 畫商怏怏離去。余子安道: “目前社會上假冒名人書畫 之作比比皆是,這是對傳統 文化的踐踏,決不能聽之任 之。”

  余子安常常引祖父余紹宋的話:“凡治一藝,若能通其學,必能善其術。”這也是 余子安把大量時間用在碑帖、字畫、古籍版本研究的主要原因。

  “論事彌多而愈見其慧,論藝彌深而愈見其博”。余子安表示,他完全是因為看了 許許多多的正史、方志、家乘、闈墨、古籍、字畫、金石、文獻,然後銖積寸累,集腋 成裘、探幽發微。

  “觀千劍而後識器”,也許是余子安成為專家的唯一原因。

余子安   

  1941年5月出生於衢州石樑。為衢籍著名方志學家、書畫家余紹宋之長孫。原名敉, 以字行。號梅庵、梅盦、梅弇、爛柯山人。室名梅盦書屋主人、梅弇室主人、師竹齋。 幼承庭訓,愛好文史書畫。曾任浙江圖書館古籍部主任、全國圖書古籍影印編輯委員會 委員、浙江省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美術 藏品徵集鑒定評估專家庫成員等。著名版本、碑帖、書畫家。編著有《表忠觀碑考略》、 《吳昌碩與淞社》、《余紹宋年表》、《漫談近現代碑刻》、《亭亭寒柯》、《余紹宋 與方志學》、《浙江圖書館館藏書畫選》、《余紹宋書畫論叢》等書與論文。
歸故鄉 15 米長卷見證日寇暴行
新聞中心─衢州新聞網 2013-05-09 14:55 來源:-衢州晚報 字型大小:T|T

  2013 年 5 月 8 日,余紹宋先生作品、藏品交接儀式上,余子安 ( 右二 ) 向大家介 紹余紹宋的作品和藏品。記者汪劍弘通訊員吳鋒攝

  衢州新聞網 5 月 9 日訊 ( 記者 巫少飛 ) 昨天,余紹宋先生作品、藏品交接儀式在 龍遊隆重舉行。余紹宋長孫余子安將收藏了幾十年的余紹宋先生作品、藏品轉讓給了龍 游籍商人徐海芳。這批作品、藏品包括余紹宋書畫作品、余紹宋收藏的印石、余紹宋收 藏的名人字畫、余氏家族先人書畫作品等 300 多件。

  多年來,余子安保護、研究著祖父余紹宋的手澤,並致力於余紹宋作品、藏品回歸 家鄉。

  儀式舉行期間,舉辦了部分余紹宋作品、藏品展覽。一張長達 15 米的《歸硯樓娛 親圖》,幾乎讓所有人感慨唏噓:余紹宋事母至孝,曾奉迎母親至杭州歸硯樓居住,並 於 1933 年前後,繪春夏秋冬四時風景以娛母親,卷首有馬一浮題詞:“萊衣散采”。 不料,1942 年龍游淪陷,余紹宋所在的沐塵居室被洗劫一空,獨這張長卷倖免於難, 但已遍遭踐踏,特別是中間部分被損壞整整三尺許。余紹宋後到浙江通志館重新裝裱了 此畫,在畫面損壞的中間寫下一段題語,以示未忘日寇的獸跡:“此卷遭敵騎踐踏,汙 損重裝時沖洗過甚”、“欲永留荼毒之紀念也”。這張見證日軍侵犯三衢的畫作,具有 極高的歷史價值。

( 張先林 / 遂昌 )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