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話說仙居“九大碗”

盧上雁

  江仙居的飲食有“八大碗”之稱,名揚東南,如雷貫耳,只是沒有機會到仙居一品 真味,頗感缺憾。

  正巧,最近應邀到縣城講課,在徐秘書長盛情之下,終於有緣一飽口福。品嘗之後, 果然名不虛傳。

  此“八大碗”非彼“八大碗”,過齒難忘。說白了,仙居的“八大碗”集中了當地 美食特色,也就一個字“土”,什麼“扁豆羹、蜜水紅薯、肉皮泡、泡泡響、敲敲肉、 金針雞、大臉豆腐、翻碗肉,全擺在桌上,盛滿八隻大碗公,洋洋大觀,加上“澆頭面、 餃餅筒、番薯莖、炒香菇、鹽醮肉、豆腐圓、風臘肉”等。

  一聽這些菜的名稱,那個不是土得掉渣,可是吃起來,卻是鮮爽可口,燒得本味, 吃得豪放。踏進飯店,看看遊客們那副“食相”,哪一個不是吃得津津有味,臉泛紅光, 大快朵頤。

  其實,所謂“仙居八大碗”,還要加一碗,就是“大碗酒”。

  “仙居九大碗”,可謂順應了新潮人士的飲食先鋒:一是原味;二是新鮮;三是鄉 土;四是“環保”;五是本色,哪一樣不令當今食客拍案叫絕。

  初到仙居,在城裡大酒樓裡吃了幾次,總感到不過癮,直說了,仿佛不是“那個 味”、“文縐縐的”,非正宗仙居“九大碗”也。

  徐秘書長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便說:“今晚我侄子結婚,何不一起去鄉下,看看 仙居‘正宗’的‘八大碗’”。聞訊,竊喜。

  上完課,坐在徐秘書長的摩托車後面,一溜煙,開出縣城,沿著鄉下曲折的公路, 直奔山村。仙居雖處於長三角邊緣地帶,在台州卻是山區縣城,較周邊工商業繁榮的城 鎮而言,經濟正在發展中。

  明清時期,仙居曾是浙中南交通樞紐,“金台溫驛道”在此交匯,商貿一時繁榮。 近代以來,由於地處偏僻,不為外界熟知。

  近年來,“高速、高鐵”通車後,台州不失時機地演繹一幕“天仙配”(即,將天 臺與仙居二縣的奇山秀水相結合)的旅遊線路,頗能吸引城鎮遊客視線,尤其是引起上 海遊客的注意。

  立時,呈現在“區域旅遊版圖”之下,早就形成了幾條熱線。

  因而,仙居鄉土菜也就乘勢上了遊客餐桌,而揚名四方。

  仙居,自古以來人稠地窄,古老的風習,成就了居民刻苦耐勞的品性。鄉間,婚慶 壽誕的宴請,大多以“八大碗”著稱,其實,也就是“大碗肉魚”上桌,算得最上等的 禮遇了。因而,有大塊魚肉吃,也就成了大人、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

  仙居人口稠密,耕地有限,許多人自幼跟隨長輩走遍天涯,學成各種手藝。據徐秘 書長介紹,大江南北的城鎮中,多數洗染店是仙居開的;一半以上的油漆店,也以仙居 人為主。

  仙居農家子弟外出開飲食店者,則不計其數。

  由此可見,仙居美食自有其獨到之處,否則,如何能贏得大江南北各種食客挑剔的 口胃呢?

  這次到仙居人家喝“喜酒”,可說是長了不少見識。

  當地農家,雖然平時生活節儉,但是到了“婚慶壽誕”大喜之時,一點都不“吝嗇”, 食風“豪放”。家裡殺豬宰羊,席上擺滿雞鴨魚肉、好酒好菜。酒席一連十餘桌,自家 堂前不夠放,借了鄰家廳堂再擺。遠近親朋好友一齊前來賀喜,大魚大肉,自然是免不 了的,仙居的“八大碗”之名,不脛而走。
首先上來的是“翻碗肉”,村人辦喜事,必要有“大塊肉、大碗酒”,才夠“豪爽”。 仙居人做的“翻碗肉”不同於別處,方法是,取肥瘦得當的豬肉,切成四方,手掌大小; 鍋中放入大料,燉得酥爛,形塊不變,整齊擺在碗中,分“紅、白”二種,色澤極為誘人。 所謂“紅”,就是紅燒;所謂“白”,也就是大塊肉清燉,其味各有千秋。

  此時,主人即刻將一瓶白酒傾入大碗,眾賀客無須客套,輪到誰,仰頭暢飲;接下 來,一塊大肉落肚,面不改色、心不跳;
順手一推,酒碗就給了下一位,又豪飲一盅。
酒到興頭,無論長幼,一醉方休,別無他言。

  仙居人豪氣、好客,向有“酒令勝軍令”之說,酒到興頭上,席上無一例外,從主 人開始,話不多,好酒卻是斷斷不能少的。至親好友大喜之時,更是不同於尋常,誰少 喝,就夠不上朋友,算不得義氣,不給當家人面子。

  當然,更不能讓新郎倌掃興,別的可以從簡,但是,酒卻是不能少喝的。別人勸酒 的不算,來客先敬新郎三杯,新郎當即回敬三杯;再敬老泰山三杯,當眾一飲而盡,其 豪邁程度,可見一斑。 下一碗是“蜜汁紅薯”。

  “紅薯”乃是仙居人的當家之物,舊時窮困,人們依靠它熬過了多少災歲荒月;如 今,富了,自然不能“忘本”。

  嶺上的紅薯又大又圓又甜,山裡人特別珍視的食品。

  大塊的紅薯,蒸得酥軟,澆上蜂蜜;上桌,色澤透亮,外帶橙黃,極為誘人。吃時, 須用調羹舀食,入口,又甜又糯又香,吃了還想吃。
“大臉豆腐”,一款仙居名肴,來歷極不尋常。

  相傳,活佛濟公雲遊四方,路過仙居,路人以大臉豆腐相待。

  濟公食後,贊口不絕。到了台州國清寺後,濟公點名要吃此菜。後人聞訊,相爭品 嘗,一時膾炙人口。

  這道菜的制法也不麻煩,將鹽鹵水製成豆腐,先炸後蒸,成菜後,外觀四四方方, 白白淨淨,極具地方特色。入口,略有質感,有濃郁的豆腐、鹵汁鮮味,極受來賓歡迎。 主食是“大卷餃餅筒”,仙居人早餐多食此物。

  外觀有點像杭州的“蔥包燴”和春捲,但是,餃餅筒個大、作料多,“蔥包燴”的 味道和外觀,自然要遜色許多。

  否則,如何稱得“大碗”呢。此餅的質料是用餅皮和菜肉餡做成,形狀似“捲筒” 而得名。餅皮用大米浸脹磨漿,然後,用刷子刷在平鍋上烙成。餅皮又圓又薄,再裹上 內餡,有蘿蔔絲、肉末、豆芽菜、豆腐絲、蛋皮等五樣,人稱“五虎擒羊”。

  做得講究一點的人家,還要加上筍絲、金針(黃花菜)、木耳絲、青菜梗等。家制 的餃餅筒,主婦將餅皮攤在桌上,再把碗中的各種菜肴一一夾在餅皮上,大家將餅皮卷 起來,趁熱拿在手裡吃,又鮮又軟。也有人將餅皮烙得四面金黃,吃在嘴裡香脆可口, 是一種大眾食品。比之山東的雞蛋大蔥餅,其味不知要好過多少倍了。

  據介紹,仙居的小吃一向聞名遐邇,不少仙居人就是懷揣這項“美食絕藝”闖蕩江 湖的,他們或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或足遍省內外的各個城鎮,廣受食客歡迎。留在本 鄉的店家,則是他們的精英。因為,仙居人口味“難侍候”,能在仙居開飲食品店的師 傅,大都有過人的廚藝。諸君,到訪仙居,一品“九大碗”,口福非淺!

(盧上雁 / 杭州 )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