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家鄉的古廊橋—宏濟橋

張先林

  家鄉古廊橋 --- 宏濟橋,在悠悠歲月的洗磨之中,她仍保持著古典美人的那份恬靜 和優雅;宏濟橋又是水鄉活躍的一縷情脈,她將水鄉柔媚的自然風韻表露無遺,給美麗 古鎮增添了幾分水鄉的媚氣。

  宏濟橋,介於遂昌縣王村口橋東、橋西兩村之間,古時是遂昌、浦城以及龍泉官道 的必經之路,為通衢州入閩要津。據縣誌記載明代始建,初名為濟川石橋,後幾經修建、 更名,光緒初年改名為宏濟橋。民國十二年(1923 年),橋被洪水沖毀,民國十六年 (1927 年)再修,仍命名為宏濟橋。宏濟橋橋長 31 米,寬 5.4 米,高九米,九根橋樑 騰空過江,下由合抱粗的兩根苦櫧木交叉承托橋樑,橋上覆以瓦屋九間,引橋兩間,歷 經近百年安然無損。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的神奇魅力,它獨特的風韻,它凝重,古 樸,蔚為壯觀,集萬千風情於一身;它感性,多情,癡迷神往,宛如一位“養在深閨人 未識”的娉婷女子;它飄逸、典雅,造型別致,猶似一朵盛開在烏溪江上的建築青蓮。 廊橋對家鄉人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家鄉人對它有著深厚的感情。它是家鄉 古鎮的象徵,是家鄉人心中的驕傲。因為它悠久不平凡的歷史、優美的景觀和奇特的構 造,廊橋成了烏溪江畫廊上一個名聲遠揚的景點。每年到王村口古鎮來觀賞廊橋的人超 萬人次。對當地百姓的經濟和觀念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古時的王村口小鎮,曆為經濟要衝,是烏溪江上游的常年口岸,竹木柴炭的集運埠 頭,閩浦通往衢州要道,當時在橋兩邊擺滿了商鋪,商鋪兩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 山路漫漫,翻山越嶺,涉水闖灘,逶迤而至。自遂昌縣城至古鎮百里路程,此處正好商 賈行人歇肩落擔。橋上的風雨長廊,歇過多少過往的客商,坐過多少趕考的秀才,見證 過多少望眼欲穿的慈母依廊盼歸,演繹過多少情侶執手相看的動人故事。這座不帶一絲 富貴之氣,顯突著古拙、厚重、靜穆風格的古樸廊橋,就淩駕於兩溪交匯處,見證著集 運埠頭的繁榮。

  而 1935 年八月是廊橋最風光最具意義的歷程,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此橋上召開 群眾大會,成立浙西南特區王村口蘇維埃政府。1936 年六月,粟裕將軍率部再度進取 王村口,一度喪失的遊擊根據地,又得以恢復。中共浙西南特委在宏濟橋召開群眾大會, 特委書記許信焜主持大會,粟裕將軍在會上作抗日宣傳演講……於是家鄉的廊橋聲名鵲 起。如今紅軍年代巳漸漸遠去,但留給古鎮的紅色記憶,卻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被人遺忘。 現在它作為旅遊景點,供人觀賞遊覽,見證著紅色古鎮王村口那段風雲變幻的歷史。 每次回家鄉探親,總會有意無意的來 到宏濟橋上,站在視窗凝視烏溪江, 溪水從遠處而來,流向遠處而去…… 是為探“百年歷史之文脈”,還是為 尋“千年山水之古韻?”是四十多年 與廊橋朝夕相處的情緣,是發生在廊 橋上的許多故事的情懷!她是留在歲 月深處的廊橋,留在鄉情深處的廊 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來,廊橋 就在她柔美的、多彩的線條裡顯露著 端莊的容姿。漆著深紅色的橋身閃閃 的發著金紅的光,清清的、潺潺流淌 的溪水托著兩邊祥雲,四根橋樑騰空過江,合抱粗的兩根苦櫧木交叉承托橋樑,那飛翔的點點白鷺和看似飛動的橋樑相互招 手,河水裡有人在捉魚,女人們揮動的有節奏蠻槌聲在空中蕩漾,晨練的人們在河兩邊 道上慢慢的、快快的走著,談笑聲、問候聲彌漫著廊橋和整條河,幾分悠閒,幾分安詳, 讓人感覺到家鄉廊橋總有那麼一抹動人的風情。煙霧嫋渺、樟桂帶露,柳絲扶風,碧波 漣漪,鳥語花香,廊橋舒展在醉人的迷夢裡……

  踏著條石砌成的階梯,走進橋廊,品讀著古人對今人的問候,感歎著這些石頭與木 頭構成的壯觀身影,驚訝於橋匠在力學、經濟學和美學上凸現的高超智慧。靜立風雨廊 橋的窗口上,任烏溪江的流水潺潺入夢,我的耳畔彷彿聽到鞍馬的嘶鳴,聽見咿呀的轎 聲,聽見挑夫的喘息,彷彿看見從廊橋中絡繹穿行著賈商、挑夫,達官顯貴,挎槍的紅 軍將士們……俱往矣!廊橋的故事很美,見證著人間的情緣,貫穿著歷史的交替。

  四十多年與廊橋的朝夕相處,許多往事在腦中揮之不去。家住王村口古鎮橋東街, 每天四至五次過廊橋到橋西學校上完小學、中學。尤其外婆在宏濟橋上的小攤位,更吸 引著我,小時總是有事無事往橋上來,後來為陪伴年老外婆,把作業也放在宏濟橋外婆 小攤位上做了。十九歲初戀愛上同街的姑娘,她每天總要在橋下溪邊洗菜、洗衣,這個 時候,我便出現在廊橋視窗,遠遠地望著她,她見了,也時不時抬頭沖我一笑,然後顧 自洗衣,我心裡甜甜的,總要待她洗完衣站起沖我一笑,我才慢慢離開,初戀便在廊橋 上萌生。外地工作多年,總也忘不了廊橋的影子,七五年調回家鄉工作,家巳從古鎮橋 東搬到橋西街了,每天又是四至五次過廊橋到單位上班,雖可騎車繞過廊橋去上班,我 還是二十多年如一天堅持每天過廊橋步行上班,直到 1997 年調往縣城工作,離開家鄉, 離開廊橋。

  宏濟橋上的鐘,鐘聲宏亮,響聲在全村莊都能聽到,它是戰爭時期用以緊急召集群 眾的信號。解放後成為王村口的 119 火險報警鐘,一旦著火了,就來敲這口鐘,招呼大 家去救火。在我的記憶中,敲火險警鐘就有五至 6 次之多,小時聽到警鐘聲都會緊張害 怕起來,而大人便自發地拿起水桶之類滅火工具,沖向火場。一次,我下鄉在外,妻子 帶小兒子在橋西商店值班,半夜警鐘長嗚,妻子被鐘聲震醒,連忙抱著兒子沖出店門, 隔壁鄰居家巳是一片火海,第二天,看到鄰居房巳燒成炭灰,商店也燒去半邊,現在想 起還感後怕,從此和鐘有了很深感情。

  碧水青山綠樹中的廊橋,彷彿是夢裡家園般的親切,卻又是人間仙境般的遙遠。輕 輕的我走了,但是我會把我的夢留下,不管紛紜的世事如何變遷,我的夢都會來守這山 水的舊約,聽一曲溪水的韻歌……品味人生的辛酸與苦楚,淡看人世的悲歡與離合,縱 然世道多荊棘,唯願化身那不老的古樸廊橋,品評著這山間的清風與明月,回味故鄉的 眷念和情懷。

  回首家鄉廊橋,感受著這浪漫多情,富有生氣靈氣的建築。人來人往,兩岸居民進 廊納涼、抽煙、喝茶、拉家常,怡然自樂。已成為家鄉古鎮的一種文化遺產,一道亮麗 的風景,一處蘊含文化歷史底蘊的人文景觀。

宏濟橋,一座永遠美麗的廊橋!

( 張先林 / 遂昌 )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