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吳興三道茶

徐 勇

  隨著一壺煮沸的開水沖入青花藍邊的蓋碗中時,蓋碗中青青的熏豆、橘黃的橙皮、桔紅的蘿蔔乾、黑紫的野芝麻、薄薄的薑片、淺黃的桂花等,加上少量綠茶,組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立體圖畫,上下起伏如雀舌的茶葉煞是好看,這是流行在吳興一帶“三道茶”中的第二道茶“熏豆茶”,如果你有幸來到湖州的吳興區普通人家做客,人們往往會用當地特有的“三道茶”招待遠道而來的貴客。
  位於太湖之濱的湖州是著名的茶鄉,植茶、品茶之風盛行,有關茶的風俗也多姿多彩,茶聖陸羽因此鍾情于這方物華天寶之地,在此完成了舉世聞名的《茶經》,使湖州成為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在湖州民間,每到逢年過節,或家中有婚嫁喜事,或是貴客臨門,熱情好客的湖州人總是以風味獨特的“三道茶”招待。
  在著名的湖州吳興“三道茶”中,第一道茶是用鍋巴(又稱風枵)製作的“甜茶”。製作甜茶時,要選用當年出產的新鮮糯米,先將米粒在水中浸泡後,再淘洗乾淨,煮成潔白甜濡的糯米飯,把米飯烹煮成幹稀適中,熟透後盛出,放入燒燙的鐵鍋中不斷翻炒攤薄,炒成一鍋薄片,待到飯片起薄,略帶焦香,輕輕鏟下薄如紙、白如霜的糯米鍋巴,然後把鍋巴扳成小塊,放置碗中,加入適量的白糖.用沸水沖泡,就製成了一碗甜糯鬆脆的“甜茶”,這第一道茶,吳興民間又稱“風枵湯”或“鑊粢湯”,寓意“甜甜蜜蜜”。
  第二道茶,就是風行浙北地區的“熏豆茶”,在碗中只要加入少許綠茶,再加入熏豆、橙皮、紫蘇或芝麻、丁香蘿蔔乾,有的還加入淡鹽漬過的姜片、桂花,山裡出產的扁尖及香豆腐乾等,當各色佐料和少許綠茶經沸水沖泡後,在茶碗中若沉若浮,五顏六色,交相輝映,十分誘人。這就是色香味俱全的“鹹茶”了。清香鮮醇,回味長久,“鹹茶”喝完,賓客要入鄉隨俗,即將茶中佐料一併吃下,這“成茶”是奉客,寓意“和和美美”。
  第三道茶,稱為“清茶”,才算是真正的“喝茶”。顧名思義是用純粹的茶葉沏成,沏“清茶”時,一般都選用湖州名茶,如“溫山禦荈”、三癸雨芽、莫幹黃芽、菰城旗槍、安吉白片、顧渚紫筍等優質茶葉沖泡。清茶入口,香味宜人,寓意“四季常青”。
  妙西是吳興的重要產茶區,自古以來就流行著“三道茶”的風俗,這裡也是茶聖陸羽撰寫《茶經》所在。陸羽隱居妙西杼山時,就和妙喜寺住持詩僧皎然品茗賦詩,妙喜寺是陸羽到湖州後最早寓居的地方,寺前有黃浦橋、黃浦澗和黃浦亭。寺中有招隱院,寺周圍茂林修竹,野花茶叢,環境幽雅,景色秀麗。大曆七午(772)年,大書法家、時任湖州刺史的顏真卿邀請陸羽、皎然等十九位名士修撰《韻海鏡源》癸醜十月在寺東南建亭,顏真卿書《杼山妙喜寺碑銘》,“陸處士羽以癸醜歲冬十月癸卯朔,二十日癸亥建,因名之日三癸亭。”今天,妙西的“三癸雨芽”名茶就是以顏真卿為陸羽建的“三癸亭”命名的,“三癸雨芽”這種茶產於杼山西南的妙西石山村茶場,條緊苗秀,色澤翠綠露毫,香氣是板栗香型,味濃鮮爽,湯色清澈明亮,葉底黃綠,勻淨成朵。由於悠久濃厚的植茶品茶之風,妙西民間很早就有頭茶採摘炒製成後鬥茶的習俗。這時四村八鄰鄉親會聚一堂,擺開茶桌,配上茶具,以清澈的泉水沖泡,由鄉親品茗,以形制、口味、火候最佳者為勝。在這期間,他們也舉行祭祀茶聖陸羽的儀式,紀念一代茶聖。在2008年 5月27日舉行的第十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首屆陸羽茶文化節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茶人拜謁了坐落於妙西的陸羽墓,舉行了隆重的茶會。
  陸羽隱居吳興時,經常深入山區寺院,到過境內的卞山(溫山)西塞山、峴山、杼山和金蓋山,溫山在卞山法華寺後,陸羽在考察之後,引山謙之《吳興記》記載“烏程(今吳興)縣西北二十裡有溫山,出禦荈”。這是三國吳末帝孫皓創立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貢茶園和貢茶。溫山產茶區幽谷縱深,有大塢、二塢、石臼、楊家塢等統稱溫山塢。塢深七華里,溫山塢溫泉四溢,遇到冬季雪後,周圍群山白雪皚皚,唯獨塢中霧氣彌漫,泉眼四周綠樹成蔭,形成傾洞無涯的山水風光。溫山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歷史名茶“溫山禦荈”,歷史上“以茶代酒”的故事就和溫山茶有關,另一位東晉時吳興太守陸納是以茶來接待衛將軍謝安,這說明吳興的茶俗源遠流長。
  歷史上還有一位著名人物和妙西杼山茶有著不解之緣,他就是有“茶仙”之稱的“揚州八怪”中的著名畫家汪士慎。汪士慎自稱“飯可終日無,茗難一刻廢”。他平常待客從不設酒,只是“清陰設茶宴”、“煮茗當清尊”而已。在詩書畫印四絕以外,汪士慎最精的恐怕就數辨泉品茗了。
  汪士慎所品之茶甚多,大多是朋友們贈送的佳品,如檣峰上人經常贈飲的天目山茶、鮑西崗贈送雁山芽茶等,還品飲龍井、武夷、霍山、杼山等地所產名茶,對茶的投入決不亞於書畫創作。有一次,他的朋友姚世鈺(湖州人)訪來一包妙西“杼山野茶”請汪士慎品鑒。
  他滌盞沖泡,品鑒之下,欣喜異常,認為這是飲過的茶中最具韻味的一種,一邊品飲,一邊吟出了“莫笑老來嗜更頻,他生願作杼山民”的詩句。
  吳興“三道茶”在民間婚禮“坐茶”中也有體現,如男女雙方相互合意並經得家長同意後,男方會向女家送上聘禮或聘金,這叫“求紅”或“里安心盤”;而女家接受聘禮、聘金,就叫“受茶”。受茶後當天就要“回禮”,也就是在回禮中放上一小包茶葉,一小包白米,以茶代水,以米代土,預祝新娘日後到了男家會“服水土”,順順當當。在結婚當天,新郎和朋友一起先要敲鑼打鼓到女家去接新娘,當迎親隊伍到女家落坐後,必定要“坐茶”。大家圍坐在桌旁,桌上放滿了糖果、香煙,還有茶點。女家幫忙的人還會送上“三道茶”,丈人、姑父、娘舅會熱情招待,大家歡聲笑語,喜氣洋洋。
  每到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來臨,或者是家有結婚、生子、建房、做壽等喜慶之事時,吳興普遍流行“三道茶”的習俗。即使是在遍佈水鄉的茶館中,也常能窺其一斑。吳興的茶館,民國時期縣城內有60多家,其中府廟的金貴園、啟園、順元樓,儀鳳橋兩端的朝陽樓、觀鳳樓、日日升、一樂天,南門的同春樓、清河樓,北門的岳陽樓、復興樓、九江樓,還有天韻樓、青蓮閣、四肘得意樓、狀元樓等。目前,吳興的茶館有三四百家,茶館業更見興旺,佐以各式茶點,在“三道茶”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的內容。
  吳興區和妙西鎮目前把“吳興三道茶”作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重點保護和傳承,成立了“吳興三道茶”整理傳承小組,專訪民間傳承人,把“吳興三道茶”的整個過程通過圖像記錄下來,對每一個細節全程記錄,同時,充分挖掘當地歷史文化資源,在展示“吳興三道茶”的同時,體現深厚的茶文化。因為茶聖陸羽大半生生活在吳興和妙西,並終老於此,他們特別在“吳興三道茶”中注意體現陸羽在茶道中的文化價值。作為當地民間家喻戶曉的茶俗,“吳興三道茶”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妙西準備在每年的清明、陸羽生日和重陽等節日中舉辦“三道茶會”,使之成為妙西的重要節慶活動,充分顯示妙西“東方佛國,茶經故里”的文化特色。
  吳興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吳興三道茶”作為茶文化的集中體現,是茶文化的結晶。形式獨特,內容豐富多彩的“吳興三道茶”反映了湖州文化的深厚底蘊,還展示了吳興人的靈巧智慧,以及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的生命意識。“吳興三道茶”不僅僅是一種民間習俗,還是一種生活的藝術。“吳興三道茶”既是生活的方式,也是美的圖式,也正因為如此,“吳興三道茶”構成了吳興獨特的民俗景觀和文化景觀,成為世代相傳的深刻影響文化心理和精神生活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平凡親切而又細膩精緻的生活內容之一。它沉澱為每一個吳興人生活中無法抹去的日常圖景,沉澱為個人歷史中不可替代的生命記憶,當然,它也是湖州文化中獨具特色的民俗、歷史和人文的景觀。

(徐勇/湖州)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