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花好月圓夜

金 穎

(一)九州四海同一月
  中秋之夜,玉兔東升,良辰佳夕,情滿華夏。祖國各地流傳著許多奇風異俗,繪畫出一幅幅燦爛又妙絕的“中華民俗賞月圖”。風趣而多姿,浪漫而精美,成為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
  聽月——東北部分地方流傳“聽月”之俗。中秋夜晚,全家人圍坐靜聽玉兔搗藥、嫦娥起舞、吳剛伐桂之聲。明代有一女詩人,曾專門作過一首詩,其中兩句是:聽月樓高接太清,樓高聽月正分明。
  走月——蘇州一帶流行“走月”之俗。中秋之夜,衣著時髦的姑娘們,有的單獨出外,借月幽會,與心上人傾訴衷腸;有的結伴而聚,托月寄情,抒發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更多的是三五成群,走街穿巷,互拜親朋,形成一副韻味別具的“走月圖”。清人黃鉞《於湖竹枝詞》云:
人影衣香走月明,碧天如洗晚風清。
誰憐沒柄團圓扇,曾照詩人送客行。

  唱月——山東一些地方,中秋節當天家家自製月餅。當明月初升之時,人們把月餅放在麥秸編成的圓墊上,讓孩子們唱著:唱月餅,賽月餅,來年更盼好年景。
  踏月——在四川流傳著“踏月摸青”的風俗。中秋之夜人們踏著月光,自行選擇方向信步走去,以得到一種帶青葉的農作物為佳,期求明年吉祥平安。
  齋月——中秋之夜,江蘇常熟人用麵粉製成團圓餅,盛於簸箕,再放些菱藕之類,陳設門前,俗稱“齋月”。
  龍月——在安徽,孩子們舉著草紮紙糊、渾身插滿蠟燭的“草龍”,在皎潔的月光下,伴隨著悅耳的鑼鼓聲,盡情地舞動。待到月色西沉,就把草龍擲入河中,任它隨波逐流。相傳,這樣可以避災難。
  燈月——點寶塔燈敬月是揚州中秋的特色。寶塔燈用紙紮成,也有用玻璃做成的。節日夜晚,人們泛舟江湖上,或聚集橋頭水畔,點起寶塔燈,怡然自樂,別有情趣。《望江南百調詞》中唱道:揚州好/暮景是中秋。大小燈塔星燦吐/團圓宮餅月痕留/歌吹竹西幽。
  乞月——在廣東東莞,未娶妻室的小夥子,認為中秋之夜是月老為男女作媒的時辰,他們三五結伴,于三更時分,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牽上紅線。
  偷月——湖南侗鄉中秋偷月別有風趣。晚上侗家姑娘打著花傘,偷偷來到自己心上人的菜園,借著月亮採摘瓜果,希望月宮仙女為她們牽上紅線,托月做媒。
  尋月——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民,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人們沿著河流尋找倒映在水中的明月,要把周圍河塘中的月亮找遍,才回家團圓吃月餅。
  扮月——臺灣和福建南平、尤溪一帶,流傳著“扮月”的風俗。中秋之夜,人們事先在廣場上搭好彩台,佈置成“月宮”,內設有桂樹、玉兔、蟾蜍等。皓月當空時,姑娘們扮成“月精”——嫦娥站在彩臺上,向四面拋手帕,如果搶到的手帕與“月精嫦娥”手中花色相同,就可向“嫦娥”領賞。如果是未婚男青年愛上“嫦娥”了,就把手帕還她。當“嫦娥”也看中對方,就會脫下戒指相贈。
  觀月——臺灣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之夜,穿著節日盛裝,聚集在灑滿月亮銀輝的日月潭,歡跳“托球舞”,集體“觀月”。他們用竹杆托起象徵太陽的月亮的彩球,不讓彩球落地,以求得日月昌明,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拜月——每逢中秋節,夜幕降臨,除臺灣千家萬戶在庭院樓臺地坪,對空朝拜月娘的習俗外,雲南新平一帶的傣族,也盛行“拜月”的風俗。這一天人們來到湖邊或池塘捕魚,忙著舂糯米,做月餅。月亮從山林上空升起,全鄉老少,先對月朝拜,然後圍在小方桌旁,品嘗著香蕉、鳳梨等食品,談笑賞月。
  跳月——雲南阿細族流傳“跳月”的習俗。中秋之夜,該族各村寨的老老少少,聚集在山區的開闊地跳舞祭月,腰束披紗的姑娘們和頭纏布帶的小夥子,還在皎潔的月光下邊跳邊唱,互訴衷情。
  鬧月——每逢中秋夜,苗族舉行的是“鬧月”的習俗,吹起蘆笙,跳起歌舞。年青人在“鬧月”中,尋找意中人,相互表白:心地要象月亮和清水一樣純潔明亮,永結百年之好。
  祭月——赫哲族在我國東北居地。每逢中秋佳節,人們要採摘葡萄、梨子“祭月”。相傳是為了紀念一位聰明、勤勞的赫哲媳婦,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邊向月亮求救,最後終於到了月亮上。
  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遊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月光的照射下,賓士在草原上,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啊,神州同一月,華夏共此時。從橫向看:中秋節情美,四海風俗異,多彩色斑斕,濃郁鄉土味。再從縱向看:由於每人心態不同,志趣不一,賞月的角度,也不盡相同。其間有詩人吟月、雅人賞月、閒人玩月、癡人夢月、狂人摘月、超人飛月……贊不完的中秋月,寫不盡的明月情!

(二)浙江今夜人盡望
  中秋節,浙江人歷來很看重。《西湖遊覽志餘》文獻記載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月圓之義。”此信念的生成及表現在於:中秋之月最圓最明。因為“月到中秋滿之江”,於是“浙江今夜人盡望”了。
  潭月悠悠——在杭州,這天晚上家家祭月。祀品為月餅、方柿、石榴、栗子等時令食品。祀月是在天井中搭台、設案、焚香:有說書的,唱越劇的,講故事的,演雜技的,等等。賞月的勝地在西湖“三潭印月”。此時有人在每座塔壁上的5個圓孔中點上蠟燭,然後將5個孔用紙封好,這樣在湖中就有15個似月亮的倒影,連同天空中的月亮共有16個月亮映在水中,西湖的夜景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啊!
  潮月奇觀——杭州人在中秋節又有觀潮賞月的福分,錢塘江潮汐時:
  遠若素練橫江,聲如金鼓;近則互如山嶽,奮如雷霆。
  在月光照耀下,蔚為奇觀,為佳節倍添無限的情趣。

  遲月慶賀——在元代以後,台州人過中秋節卻選在八月十六。原因是:自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後,採取高壓政策,為了防止百姓反杭,竟把漢族南人劃為第四等人,專派蒙古人。色目人為正副頭領,嚴加監視…至元末,割據浙東的義軍首領方國珍(1319—1974),系黃岩人,世以販鹽浮海為業。方國珍為了反抗元代統治,暗傳信號,巧妙地將它夾在月餅中傳遞……至正八年(1348)中秋之夜,圓月當空,百姓在吃月餅時自然發現“信號紙”,一舉起義事成,為表示慶祝,改為翌日(十六)過節,因襲至今。
  照月得子——浙江一些地方中秋流傳“照月得子”的習俗:久婚不孕的婦女,在中秋晚上月行中天之際,獨自一人靜坐於庭院之中,沐浴月光受“月華”,渴望月宮仙女灑下甘露,她好受孕。
  好月盼圓——在浙江,正當金桂飄香、月兒圓圓、爽心悅目的日子裡,人們期盼闔家團圓夜,共用天倫樂。浙南有些地方吃“豆粉擂”。俗曰:“豆粉擂,團團轉,圓滿事,滾滾來。”出門在外的人此日都要回家,圍桌團坐分享“掰豬頭肉”,若有寄旅海外的親人,則留著座位、筷子、酒杯,予念團圓深情。正是:花好月圓夜,共慶團圓時。
  犒月呈祥——紹興月餅的墊下一小方紙。據說原來沒有的,乃是有一年盼來了朱元璋分餅犒賞士兵時,每餅貼一小方紙,暗中約定發難之期。後果然一舉成功,從此,月餅便貼上一小方紙。這一夜,家人團坐賞月,揭紙嚼餅謂之“取月華”(在呈五彩祥雲之時)若遇月蝕,為不祥之兆,家家敲鑼鳴放爆竹,沒準備銅鑼的,就敲臉盆之類的響器,這叫“驅天狗”。(即驅趕“天狗吃月亮”之說)
  偷月瓜兆——在湖州的農村,這天夜裡可以到佃家的瓜棚、瓜地去偷南瓜燒煮而食。這種舉動不算“偷”,被偷的人家反認為是發家的好兆頭。
  典月發財——坎門(玉環)、石塘(溫嶺)等地海口的閩南籍人集居地,中秋在海神媽祖廟(或稱“天后宮”、“媽娘廟”)中,將月餅代作月亮典出,到來年奉還。民間稱從廟裡典來的月餅為“發財餅”。

(三)寧波十六過中秋
“花好月圓夜,天涯共此時”
  按照習俗,中秋節是在農曆八月十五。古代,生活在東海邊的詩人曹松有詩曰: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在這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裡,家家慶團圓,飛笑語,賞明月,嚼甜餅……然而,寧波(古稱“明州”,元時稱“慶元”)中秋節卻在八月十六過。因而,傳統就有了“寧波月亮十六圓”之傳說。被譽為“清代王羲之”的著名書法家梅調鼎,地道寧波慈城人,他在《客中八月十六夜》一詩中寫道:“客中八月十六夜,而我還登昨夜樓。不是老來貪看月,故鄉今夕是中秋”。而此俗源於何時?始於何事?卻有種種說法。流傳較廣的有:
  勾踐孝母——在江北慈城一帶的“慈孝文化”中早有傳說。說越王勾踐十分孝敬母親,他“城勾余”時,為了給母親生日(八月十六)祝壽,特下令將中秋節改為八月十六過。這樣,母生日和團圓節合二為一,倍為母壽添光輝。
  康王避難——據王樾的《秋燈叢話》記,說是北宋末年,康王趙構率領朝臣和部分百姓,南渡往臨安(今杭州),途中為金兵所迫,恰於八月十五這一天,逃到寧波府下慈溪(今江北慈城鎮)一帶躲避。當地百姓不忍心在皇帝逃難到達的這天過節,就將中秋節推遲到第二天。從此,800多年來,慈城百姓一直堅守著八月十六過中秋,改變了浙東八月十五過中秋的習俗。有民謠傳唱道:泥馬渡康王,中秋慈城藏。十五不成圓,十六賞月亮。
  太師路耽——這是一個較為流行的傳說。南宋高宗時的太師史浩是明州鄞縣(今寧波鄞州區)人。每年中秋他都要從臨安趕回家鄉過中秋節。有一年,又于中秋前夕還鄉,不料途中不慎落馬,傷了腿,耽誤了一天路程,因而錯過了中秋節。為了不掃家鄉父老的興,從便提出了在八月十六補過中秋節。此俗以後便延續下來。清·袁鈞在《鄮北雜詩》中曾雲:
鄮峰壽母易中秋,七百年中俗尚留。
從此非時來競渡,家家十六看嫦娥。

  四明光復——元代蒙古貴族,為了確保少數人對多數民眾的異族統治,竟把漢族的南人貶為“第四等人”,實行嚴厲的甲保管理,十戶居民合用一把菜刀,聯保聯坐……百姓忍無可忍,揭竿而起,巧妙地將“十六明月團圓夜,齊心合力殺韃子”的起義信號夾在月餅中傳遞……起義成功了,百姓團圓了。傳說,此事系朱元璋派大將朱祖亮來浙東,與浙東義軍首領方國珍共同合作所為(建立大明政權後,朱祖亮即被任命為明州知府)。
  文華探母——在寧波慈城的民間還有另一種說法:說是趙文華上京赴考,金榜題名,立即寫了家信,讓快馬送往寧波府,可給糊塗的寧波知府耽擱了,害得他老母哭瞎了眼。三年後才通信息。趙文華決定中秋返鄉探母。且說八月十五那天,老母親特地準備了:“小巧扁平油酥重,一碰掉渣好月餅”和“新鴨肥嫩燉芋艿,慈城佳餚最時新”等食物。可是從早上等到傍晚,從傍晚等到月上中天,還是不見兒子的影子。老母心碎了,哭得像淚人似的。實在是:正當趙文華想動身趕路辰光,朝廷有緊急事召他去商量,足足耽擱了兩天時間,事後雖快馬加鞭,日夜趕路,還是來遲了……十六日清晨趙文華才趕到慈城家中,見眾人扶著巔巔顫顫的老母親……“娘!”趙文華撲通跪在娘的跟前,老母歎息道:“兒啊,來得這麼遲,中秋佳節已過了。”“不,娘,我已通知知府縣令,今年中秋節就定在十六過!”慈城人很欣賞趙文華的孝心,於是就把“八月十六過中秋”的節俗延續下去……
  “寧波十六過中秋”,寧波人一直有自己的說法:
“中秋月餅甜,十六月更圓。”
“十六是雙數,幸運吉利多!”

  往日在甬江、姚江上,有“漁歌唱晚”:
“月兒圓圓照九洲, 寧波十六過中秋。”
  民國時,張延章在《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中也唱道:
八月中秋月餅圓,節筵都作一天延。
城東更比城西盛,鼓吹通宵鬧畫船。
  老寧波,還有遊月湖、賽龍舟、觀花燈等習俗。在食俗上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天的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鴨子芋艿”(俗稱“鴨撲芋”)、水拖糕等佳餚……

(金建楷/金穎)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