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畬鄉“浙南銀王”陳璗事略

陳 舒

  明代浙南治銀家陳璗,字廷用,行增六,浙江省景寧縣人,係渤海村回圖郡陳氏第 十代祖先,出生於明朝英宗年間,秉性聰慧,廣讀詩書,業勤礦物,煉白銀,富甲一郡 ,名揚省垣,謂之“浙南銀王”。《景寧縣志》記載:“正德七年流賊入侵浙界,捐資 募義勇御之。嘉靖八年再度捐獻巨資為朝廷軍用,授賬邊承事,封敵國理。”

勤營礦物 治煉白銀

  陳璗幼時,家境貧寒,曾替人牧牛。年輕時,到胡岳等富戶在沐鶴鄉(時屬青田) 小溪段開礦冶銀場打工,暗中用功學會勘脈,採掘磨選、煎銷(冶銀)和經營管理等技 能,很快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壯年家道亦稍振,他自辦銀場,約於析縣前,取得渤海坑 的採銀權,範圍是“東至本村一里,南至金鐘十五里;西至綠草十五里,北至縣城(指 鶴城)六十里”。大致上是析縣前的柔遠鄉境內,這使他傳奇性地成為景寧的“一代銀 王”。

  明代,從明宣宗宣德年間至明神萬曆年間約170 年中,浙南、閩東山區普遍興起民 間採銀業,銀坑銀場(礦井)遍布,大批在豪強兼併下失去土地的貧苦農民,紛紛流入 僻遠而人煙稀少的山區,淪為無產無地、出賣勞力的礦民。明代的採銀生產,一方面由 於巨額的礦稅、欽差官員“供億費”(銀官局費用)和敲詐勒索,給礦民和百姓帶來沉 重的負擔和巨大的痛苦;另一方面由於數萬礦民艱辛勞動,對景寧、泰順等浙南閩東的 僻遠山區的縣域設置,經濟開發,人口集聚、道路開闢、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又起到很 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各地還因此出了一些“銀王”,陳璗就是其中較為著名的人物( 《處州府人物志》惟一入錄的“銀王”)。

開業立業 捐資納官

  明成化3 年至20年是浙南採銀較穩定的時期和明正德至嘉靖年間採銀工藝技術提高 較快的時期,陳璗巧妙應付銀課和內官的貪婪勒索,統御渤海坑銀場,積聚了巨額財富 ,購置了鮑岸(今渤海)大片荒山沼澤地,先後建造了渤海村(堡)圍牆、陳氏宗祠、 鳳山書院、回龍庵、馬仙宮等公眾建築,並為自己建造一座有360根屋柱、72個中堂和 36個天井構成的豪宅(後毀於火,只留“大處基”地名和遺址)。

  成化年間,朝廷以“賑邊”開例納官,他為其父輸銀得授承事郎,弘治4年其父卒, 他為其父營造規模宏大的石墓。嘉靖 8年(1529),朝廷因抗擊倭寇,復開賑邊,他和 其兄陳璽“輸金厚助軍用”,同授承事郎之職。陳璗去世後,這一家族由於地表銀苗越 來越少和官局的課稅勒索越來越重,只得放棄採銀,回歸到耕讀相尚的農耕社會。陳璗 的兒子陳倫埋頭讀書,因博學得贈文林郎。

  “浙南銀王”陳璗故去後,安葬於渤海村後鳳山南麓,在其父墓廬的東側,但形制 比坦庵先生墓小了許多,從中亦可看出一代銀王對父母的綿綿孝思和赤子之忱。

建造父墓 耗資巨大

  明嘉靖初期,渤海村後鳳山南麓,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墓園,占地約1200平方米,園 中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大型石墓,墓體占地約670 平方米,墓道寬闊,墓台五級,均 用鑿打平整的大塊條石砌成,墓台陡板雕刻花卉、鳥獸、錢紋和人物故事圖案,雕工精 細,特色顯明,形象生動,栩栩如生,美不勝收。墓東側豎立石碑一方,額篆“坦庵先 生陳公墓志銘”,記述墓主陳坦庵的家世生平,係明嘉靖間古物。墓碑文字清晰,字體 遒勁清秀,是一副高雅書法上品,實在難得。據考古專家稱,此墓規模大,規格高,保 存完整省內實屬罕見,很有保護價值。

  墓主陳場庵(1417~1497),名旭,字元明,(坦庵是號,坦居草屋的意思),明朝 成化年間授賑邊承事郎。渤海陳氏自宋亡之時從青田惠裏遷居渤海開基,到他為第九代 皆務農。相傳其為人天性至孝,父病期間端茶煎藥,精心調理,日夜堅守,海盜掠境, 鄉鄰四處逃,唯他抱住父親死活不肯離去,賊寇被孝心感動而退。父死其母因過度悲傷 致病,割股肉作藥引子治癒母病。幾年後母死,因家境貧寒無錢購買磚頭、石塊葬墳, 日夜哀聲嘆息,一夜間忽夢見神人指點,屋側地下埋有一罐金,次日挖土得之,從此家 業興旺。他一生致富不忘眾人,熱心於公益事業,造祠堂厚祭產,置義塾厚田養師,建 義冢收集殘屍,造涼亭供行人憩息,其精神可嘉代代相傳。陳坦庵卒於明弘治4年(1491 ),享年75歲,父親去世後,“銀王”陳璗至孝純仁,擇鳳山墓址,為其父營造此豪墓 ,他投入巨資,歷時六年,於1529年落成,豪墓占地三畝,其赤誠的孝思在當傳為佳話 。陳坦庵墓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因其地處灘坑電站淹沒區內,2007年由縣政府撥 款把古墓整體上移200米,重建恢復原貌,供人們遊覽觀光。

興建大院 凸顯豪華

  明朝正德年間,在包岸(今渤海村)鳳山腳下,一座占地50餘畝的建築群,依山傍 水拔地而起,這就是“浙南銀王”陳璗親手規劃設計,耗巨資建成的陳家大宅院。

  據族譜記載與村人口頭傳述,大宅院具有宋代建築風貌,造型美觀,雕梁畫棟,飛 檐翹角,氣勢雄偉,初建時比金鑾殿高三尺。整座宅院有360根柱子,72個大小中堂(包 括左右前後廂房軒間),36個大小天井,70多條屋內通道,房間星羅棋布,錯落有致, 寬敞明亮,附屬建築有:上倉下倉義倉(堆放五穀雜糧與備用救濟糧)、裏堂外堂(裏 堂書房讀書作畫,外堂擺設酒筵宴席)、西廳(接待貴賓親朋)、西廳倉(飼養家禽畜 牛馬)、處後簟坪(晒穀場)、鳳山書院等等,整個建築群周圍用十三行鵝卵石砌成的 圍牆圍成一個全封閉的村落。從現存的遺址看原中堂(約600平方),下有三級石台階與 大天井(約1200平方)連接,全部用經過琢磨的長條石板鋪成,邊上用小鵝卵石築成美 麗圖案,造型逼真,美觀大方。大天井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吹鼓亭,逢年過節,大辦喜慶 時專供樂隊奏樂,藝人彈唱之用。前面還有一道石塊築砌的屏風牆擋道,行人從兩側邊 門進入大天井,再上三級台階步入中堂,有詩云:“回龍三級浪,平地一聲雷”竟是對 全景的真實寫照。村頭入口處豎立一座大門樓,選材講究,斗拱屋檐,朱門黑柱,獅頭 門環,金碧輝煌,兩根大柱子上懸掛一副對聯,其詞曰:“鳳山毓秀千秋衣冠人物,帶 水長流奕世詩禮傳家”,大門正上方“回圖舊家”四字橫額十分引入注目。此外,還設 有八士門、馬欄門方便行人與馬匹出入。

  陳璗秉性聰穎,膽識過人,在吳學良渤海坑銀礦冶煉廠務工時,虛心向師傅請教, 學得一手技術,有時也向礦主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使礦石品位提升,煉銀純度增高, 深受吳氏賞識。後來陳璗決定自己開採銀礦,冶煉白銀,因經營管理有方,礦業蒸蒸日 上,財源滾滾而來。嗣後,吳氏礦業日薄西山,生意蕭條,出於同行三分怨,吳氏以解 糧官職務之便,乘機報復,向朝廷連奏三本,列舉三條罪狀:“私造皇宮,圖謀造返; 私設公堂,欺壓百姓;私開銀礦,違反朝規。”從此一場圍繞大宅院引發的官司擺開, 朝廷立即派員前來渤海查辦。陳璗聞訊後,即刻邀請葉處村木工夏祖匠(原建房師傅) 商量對策,夏祖匠緊急召集師徒120 餘人,夜間在大宅院內點燃篝火,照得夜如白晝, 在夏祖匠指揮調度下,僅用二天一夜,就安全將整座房屋柱腳下放三尺。第四天,朝廷 稽查官到達渤海,經實地丈量確定高度與皇宮持平,遂將陳璗帶回京都受審,皇上責問 陳璗有無謀反之意,陳氏慷慨陳詞,對誣告言論一一加以駁斥,並申述自己遵守朝廷法 令,依法交納賦稅;捐資縣衙平定賊人造反,穩定地方秩序;興辦民間公益事業,造福 於民眾。皇上為之感動,當堂封陳璗為承事郎,並賜建“義士牌坊”兩座。數百年後, 因小偷入室行竊,眾人窮追不捨,因無法脫身,賊人放火焚燒大宅院並乘亂逃脫,從此 ,百年故居胡於一旦,現今遺址尚存。

砌牆築街 宏偉壯觀

  如今,回圖舊家大宅院雖早已蕩然無存了,但壘砌工藝極其精湛的“十三行圍牆” 卻部分保留了下來。圍牆用十三行勻稱的橢圓形鵝卵石壘砌,暗合當時全國十三個行省 之數。“十三行牆”不但做工精細,而且選材十分講究,幾乎大小相仿,形狀相類,可 見其建造者的良苦用心。相傳,當年陳璗僱佣了許多民工為他撿選石頭,上至沙灣下至 青田的“石揀灘”,而且制定近於苛刻的標準,每顆鵝卵石都特製的竹箍量過。當地流 傳銀王陳璗與吳學良鬥富的故事,中有“吳學良吳學良不如陳湯一堵堵牆”說法。亦從 一個側面說明十三行牆造價的昂貴和銀王生活用度的奢華。

  渤海村中大街小巷,古稱“梅花街”,均用小鵝卵石砌築而成,有精美的梅花、菊 花、棋盤等圖案,尤以梅花為最,歷經歲月滄桑,大部分已毀壞或被水泥覆蓋,僅留下 新處門前一段,展現昔日風彩。

  在大宅院屏風牆外建造一口池塘,名曰“荷塘”,建於明朝成化年間。據說渤海村 西側的小溪邊有一座山,峭壁陡立,不長一草一木,形似火焰山,以陰陽五行論此山屬 火,大宅院係木頭結構,兩者相生相克,故建池塘以水制其火;同時,也便於在發生火 災時取水滅火,確保消防安全。一虛一實,兩相兼顧,足見古人智慧的圓融。

  荷塘原來正方形,約600 餘平方米,四周牆體用鵝卵石砌疊,上鋪蓋石條,造形別 致,池底石板覆蓋。種植荷花,放養魚苗,供遊人觀賞。近年,因修建市場,被部分填 埋,改為橢圓形。

  據傳,陳璗時代在池了底下埋藏大量金銀財寶,四個角落擺放四把金椅子,這些“ 銀精”有一個搖身變成18個“銀人”,在赴碧湖途中現身,路過十八都渡口,渡江問: “客官從何方來?”銀人答曰:“渤海村荷塘人氏。”付渡錢時,發現身邊未帶現鈔, 就叫渡工用鐵鑿在自己足趾上鑿下銀兩,以付酬勞。渡工因貪其利,欲在“銀人”身上 多取錢財,但無論其如何狠心敲鑿,卻始終每人只能鑿銀三分三厘。據當地老人講,後 來族人多次在大旱枯水期發掘荷塘,探其究竟,屢屢在清理塘泥時,驟然烏雲密佈,大 雨傾盆,均以失敗告終……

修路立坊 名揚四方

  《景寧縣志》清同治11年版有:“陳璗舊道在莘田嶺後,相傳為明邑人陳璗所闢, 自油田達縣之別徑。〔任濤景寧小志〕明邑人胡岳良、陳璗皆巨富,胡居城今莘嶺,洞 天門為為邑中鎖鑰,胡捐資倡造,陳居鄉往來由其下,胡時在閣上調謔之,陳即策馬回 家,集夫役,從嶺趾後開一道入城雲。”的記述。明嘉靖年間,陳璗為尋找赴往縣城的 捷徑,派人勘察線路,選定從渤海坑,經葉處大蟹嶺,過包山礱,穿越外舍油田源到通 天門,與外舍通道匯合進入縣城,既縮短路程又減少涉水不便,於是耗化巨資鋪築石頭 道路,遇水架橋,中間每隔十里設涼亭,設置公田數畝,田租收入除發放看守工薪外, 其餘作公益性支出。夏天給過往客人提供開水解渴,分發毛巾擦汗;冬天,生火為行人 御寒,燒粥為來客添暖,關懷備至。

  同時,將皇恩欽賜的義士牌坊建干通天門路口,牌坊採用鑿磨平整的條石建造,設 計新穎,造型精美,氣勢雄偉,橫樑中央上方雕刻“聖旨”二字。據考“聖旨”二字與 陳坦庵公墓的碑文同屬永嘉著名雕刻家王九瑜精刻,筆劃鑿刻得很深,便於鑲嵌金字。 相傳民國初年,一位陳氏後裔在溫州經商期間,偶然從王九瑜大師後裔那裡得知通天門 牌坊“聖旨”兩字是用黃金澆鑄的,於是,次日天未亮就動身趕回渤海,帶上雇工借到 通天門燒瓦為名,在此收割籠衣草,一捆一捆堆放在牌坊下。夜間,帶上鐵槌和鐵鑿, 爬上草堆,取下回渤海。後來他將金字存入溫州銀行,一部分兌換成鈔票,置田建房, 不久一座四層洋樓在小溪岸邊發拔地而起,成為當時當地罕見的現代化高樓大廈。

熱衷公益 造福於民

  置“義塾”辦“書院”,陳璗很重視教育,致力於推行儒家文化教育。他積極辦“ 私塾”與免費供讀的“義塾”,還在鳳山西麓西廳巒下,設立鳳山書院,為外地前來就 讀生,免費提供食宿。有詩云:“月照西窗暑氣清,坐沉紅燭到三更;書齋寂靜無人伴 ,壁影相隨似學生。”可以看出,當時學子們認真的刻苦讀書精神。

  建練武場(俗稱跑馬編寫場),於馬欄外,防洪堤下溪灘邊,寬5米長約500餘米, 形似一條跑道,是陳璗與後人練習騎馬、射箭、武術的場所。

  立“義冢”,於梅花圩陳氏宗祠右側,相當於現代公墓,有放置骨灰、埋葬棺木的 墓穴,是一座用石頭與石板砌成的古代陵園。“莫言冢盡他鄉骨,澤及枯骸我祖仁。” 他修建義家,收葬路喪者,鰥寡孤獨死者或家境極困之死者。“每到重陽俎豆陳,焚香 把酒奠黃塵”。每逢重陽節,跟祭祖一樣,進行祭祀。

  陳璗一生創造一代非凡業績,致富不忘眾人,熱心於公益事業,造祠堂厚祭產,置 義塾厚田養師,造涼亭供行人憩息,撥田租設義渡方過客,建議冢收拾殘屍,其精神可 嘉,代代相傳,流芳千古。

 

 

(陳舒∕景寧縣)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