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繁體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談談「春節」和「元宵」

的傳統習俗

季世華

春 節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各族均有傳統的節日,而春節則特別隆重是最盛大而熱鬧的,不僅全國各地均隆重舉行,鄰國的韓、越南等國農曆新年也是一年中重要的節日,一些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也將農曆新年列為公共節日。過年方式,異彩繽紛,歌舞歡慶,五花八門。

春節俗稱過年,從臘月初八進入到元宵止。春節的起源,眾說紛云,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他即天子位,率領部屬祭拜天地,從此人們把這一天定為歲首,辛亥革命成功,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改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以陽曆一月一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相沿迄今。春節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載著民族文化和思想精華。臘月初八這一天,人們要吃一頓別具一格的臘八粥,由糯米加上赤豆、蓮子、扁豆、紅棗、桂圓、花生等乾果雜糧熬成的粥,預祝來年五穀豐登。臘月廿三,舊時風俗要在這一天送灶神上天,這夜也稱小年夜,或過小年,擺上瓜果麥芽糖,請灶神(也稱東廚司令)“上天奏好事,落地保平安”。臘月廿四是掃塵日,打掃衛生,準備好迎神祭祖吃喝穿著玩樂的一切年貨。掛彩燈、貼春聯,除夕那一天,合家團聚拜祭祖先,吃團年飯,他鄉遊子盡量爭取趕回,合家歡聚,其樂融融。吃過年夜飯,圍爐閒聊辭舊迎新,“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回”。句子中的兩歲平分,寒春變換的分界點當在子時(舊時計時,指夜裡十一點半到一點半)有謂“子時一到開新律”。那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莊嚴時刻,國人喜以圍爐守歲的方式隆重迎接。這時鞭炮齊鳴,煙花綻放,佛門信徒,爭先恐後,搶燒頭香,早日納福。

  大年初一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俗例,以示開門大吉,接著走親訪友,相互拜年,共祝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正月十五元宵,火樹銀花,彩燈燦爛,舞龍舞獸再一次將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元宵過後,春節落下帷幕。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少不了貼春聯,據史書記載春聯源於“桃符”,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自周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但真正貼春聯卻啟端於五代。後蜀國君孟昶在除夕時,雅興大發,在桃木板上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副對偶工整,寓意吉祥的對聯,懸掛在寢宮大門兩側。上行下效,臣民爭相仿效,相沿迄今,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風尚和傳統,亦是我國獨創的一種文學形式,不僅平仄協調,對仗嚴整,讀來琅琅入口,且寓意深遠,貼出了民意,道出了民聲,還要符合場合及不同的行業。春聯的命名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據《簪雲樓雜話》記載“帝都南京,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之家,門口須加春聯,並微服出觀,下令推廣。”  

  春節前後特別是除夕,千家萬戶在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迎來喜氣洋洋的新年。爆竹相傳源於古人的“庭燎”,以火燃竹,使空心竹腔爆裂而迸發出“劈拍”之聲。爆竹驅邪迎新,至少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南朝的《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初一,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劈山臊惡鬼。即使一節節竹子投入火中,由於熱脹冷縮,竹子爆裂,聲聲作響,隨時時代進入,以紙簡灌裝火藥引爆,炸開後響聲震耳,紙屑飛揚,於是爆竹又稱“炮仗”。逐步發展成鞭炮、百子炮、衝天炮。更進一步製成煙花,五彩繽紛,琳琅滿目,爆竹的功能也由避邪驅鬼轉變為節日的喜慶和吉祥。

元 宵  

  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元月十 五日為傳統農曆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 稱為元宵,它源於西漢,在平定“諸呂之 亂”後,漢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 於是將平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的─ ─元宵節,後來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 元宵節列為重要節日。稱之為“上元節” ,元為月亮正圓,上元是大地回春第一個 月圓之夜,這天晚上,要燈火通宵,將五 牲、供果、酒菜擺上,對月燒香祭拜,祈 求賜福。東漢明帝信奉佛教,聞禪宗正月 十五點燈敬佛,於是下令這天在皇宮點燈 敬佛,並令士族庶民掛燈,沿襲下來形成 了“燈節”。唐‧李商隱的“月色燈山滿 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寫出賞月觀燈的 盛況。明‧唐寅在《元宵》中寫道:“有 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 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 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把燈與人與月描繪 得淋漓盡致。   

  古典名著如《水滸》、《紅樓夢》均有熱鬧非凡、精彩動人的描述,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在《十五夜觀燈》詩云:“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足見當時聲勢浩大。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從這闋詞中,可以想見元宵燈會的壯觀場面。這幾年熒屏播放海峽兩岸各地都是火樹銀花,流光溢彩,燈火輝煌,五彩繽紛的喜氣洋洋鬧元宵的壯麗情景。

  與元宵節息息相關是湯圓,也被稱為元宵,始於宋代,那時民間流行的一種時尚食品稱為“浮元子”,也美稱為“元寶”,它以糯米粉為主料,餡以糖、芝麻、豆沙、果仁、肉類等原料,甜鹹葷素,應有盡有,包成圓形,置鍋中煮,先沉鍋底,熟時上浮,故稱為“浮元子”,以後改稱為“湯圓”。宋代齊白石《元宵》詩:“貴客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以傳神之筆,描繪了不吃湯圓不肯回的心情。在台州除了吃元宵外也流行元宵節吃糟羹的習俗,相傳唐代台州刺史尉遲繚發動士兵築城御盜,碰上元宵百姓擬慰問他們,由於軍律不能飲酒,百姓們以帶糟的新酒,加上麵粉與佐料,調製成糟羹,犒勞士兵,增強體力,抗禦嚴寒。

   觀燈猜謎是元宵節另一個亮點,據記載從宋朝開始流行,至今不衰。南宋時期首都臨安每屆元宵,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稱為射復。它能啟迪智慧,饒有興趣,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明清兩代是燈謎發展極盛時期,文學家還將猜謎活動寫入小說,如《紅樓夢》曾描繪賈府猜謎的生態場面。

   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古時禮制嚴謹,年輕女子是不允許外出自由活動。在元宵可以結伴出遊,借著觀賞花燈之便,物色自己心愛的對象。宋代女詞人朱淑貞,她有一闋著名的《生查子》寫道:“去年元宵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辛棄疾在《清玉案》中寫道:“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述燈節男女約會的情景。

   元宵除了賞燈外,還有舞龍、舞獅、跑早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為節目增添了喜慶氣氛,舞龍是我國獨具特色的傳統娛樂活動,經過千百年沿襲,形成形式活潑、表演優美的民族舞蹈。一般說來,白天舞龍為“布龍”,晚上則曰“龍燈”。每條巨龍,頭角崢嶸,鱗片璀璨。上下翻滾,光彩奪目,花樣繁多,千姿百態,把鬧元宵活動推向高潮。

 

 

 

(季世華/溫嶺市)


回本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發行人兼社長:胡李世美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電話:(02)23045561 傳真:(02)2302-0435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