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跨越千年時空的書聖故里

邢增堯

  東晉時期,華夏文化的太空升起了一顆亮麗的星辰——王羲之,他的絕代才華與登峰造極的書藝傾倒了一代又一代龍的傳人而成為民族的驕傲。

  王羲之誕生在琅琊王氏發跡地臨沂(今山東臨沂),22歲上出仕秘書郎,歷任參軍、甯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在會稽(今紹興)內史任上,交卸郡篆,來到比鄰的剡縣(今嵊州),一個名為金庭的地方,繼續書法生涯,並過起了“我卒當以樂死”的晚年隱居生活。

  金庭山水奇麗,素有“養真之福地,神仙之靈墟”的美稱。據《嵊縣誌》載:王羲之至金庭後,“建書樓,植桑果,賦詩文,作書畫。以釣魚放鵝為娛。並與許詢、支遁諸名士遍游剡中名勝山水。”在這六年的隱居生活中,他的書藝一直保持著與《蘭亭集序》同樣的峰巔境界,《喪亂帖》、《王丹虎墓誌》、《登汶領貼》等無不令人拍案稱絕。

  王羲之在嵊的遺跡不少,流傳的故事亦多,“化鶴飛來”、“金不換”、“華院畫堂”、“王羲之古剎遇仙師”……比比皆是。“王羲之古剎遇仙師”是我讀小學時聽比鄰而居的王嬸說的。講的是王羲之得了衛夫人茂漪書法真傳後,暢遊名山大川,偶遇一所山門破敗的古剎,冷清清的大殿上滿是灰塵。惋惜中,王羲之信手拈起躺在殿角的一把條帚,在灰濛濛的地上揮灑上三個籮筐大的“惜”字。未幾,一個銀須飄飄的老和尚肩挑山柴進來,瞥 見塵埃深處印著三個偌大的“惜”字,只是淡淡一笑。這下,年輕氣盛的王羲之下不得台了,便遞上條帚,要老和尚出手。老和尚不慌不忙解開柴擔,理好粗細不一的柴枝,轉眼間,就在地上擺出三個比籮筐還大的“惜”字來。王羲之定睛一望,只見為首的一個“惜”字,氣勢雄偉,雖非翰墨,卻獨具神韻;居中一個“惜”字,筆觸自由,靜與神會;最末一個“惜”字,卻似山泉輕瀉,垂柳臨風;而四周勻勻塵灰,居然恰到好處地為這舉世無雙的 “墨寶”增添了一層朦朧美。王羲之知道遇上了世外高人,當即伏身下拜,祈請老和尚不吝賜教。

  老和尚攜著王羲之的手來到禪房,于藏篋中取出黃絹裹著的小包,贈給王羲之,要他鍥而不捨,博採眾長,以登絕頂。王羲之打開一看,只見內有一書,封面寫著《書魂》兩字,內中不但評述了李斯、蔡邕、梁鵠、釧繇、張芝等各家書法的成就,還提出了:書法意象源於自然,凡作 書,應從自然的美的感受中領悟要義……王羲之感激萬分,依依揖別後還不忘回頭,然目光到處,哪有古剎半點蹤影,只聽得半空中響起嘹亮的鵝鳴聲,抬頭一望,見老和尚端坐在大白鵝上,向羲之頻頻揮手告別。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等複登臨。”如今,在嵊州市委市府的關注下,跨越了千年歷史時空的書聖故里已成為書法朝聖之地。王羲之作為金庭始祖供奉在王氏宗祠內。“整修如故,以存其真”的金庭觀、三清殿、右軍祠、古碑亭、書樓與四周松柏翠竹,異花奇草相襯,宛如風物當年。書聖神韻超凡的書法藝術,當代書法大家沈鵬、朱關田、李繹等精美絕倫的手跡和眾多頌揚書聖的 詩文更使書聖故里美不勝收。傳承書聖遺風的“中國嵊州書法朝聖節”名播中外;涵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以及日、加、新、菲諸國的“中國王羲之基金會、研究會、書畫詩聯學會如日中天。

 

 

 

(邢增堯/嵊州市)


回第二十八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