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暢遊長江沿岸名勝 訪廬山美廬有感(下)

樓文淵

  我們曾進入美廬參觀,設施似多簡樸而陳舊,並因山區潮濕,屋中多霉味,令人難受,惟陳列有蔣公與夫人等史事相片多幀,並附概說,亦足以表徵渠國家、民族之奉獻,大陸易幟以後,當時領導人亦喜愛廬山風光而進居美廬。

  致有一屋曾先後居二偉人之事實,亦布置其歷史性相片,陳列之首,題有「委員長,我來遲了。」之俏皮話,不無令人莞爾。美廬前,對街有周恩來紀念館之指標,此處均為林蔭深沈,景色幽靜,是人間仙境。嗣至「廬山博物館」參觀,原為毛某之住處,四合院式一樓大平房,現改為博物館,供人參觀。薄暮將臨,我們即匆匆下山,趕返遊輪。

  廬山之成為避暑勝地,有其經過緣由。晚聽介紹「廬山別墅大觀」之專題講演,略知經過,掇記如下,清季末,英籍傳教士李德立(E.S. Little),在武漢一帶傳教,感夏日炎熱,一日由九江經沙河上廬山,自天池至黃龍寺,過當日之長衝,即今之牯嶺區,見地勢平坦,並有流水縈迴,氣候涼爽,可為避暑之地,先以極低之代價,租賃谷口一地,建一別墅,為廬山有別墅之始,時在1905年,嗣再以廉價租購土地,供為外籍人士陸續建屋居住,達四百餘幢,無形成為租界地。北伐統一全國後,設廬山管理局,負責管理風景名勝事宜,與前在台北任商專之吳仕漢校長同名者曾任廬山管理局長,是否同為一人?恐為今人所知者不多。是時牯嶺之租借地管理權相繼收歸,外人所有房屋財產權,任其保有或讓國人承購,自此,管理當局曾全面規劃建設廬山,並有建設為國家公園之構想,後因抗戰與戡亂而未能實現。

  二十九日,我們行程是專車赴景德鎮參觀製瓷古窯及今之製作現況後,再前往安徽之黃山投宿。

  晨八時,旅行團八十人下船,仍分四隊四車出發,在腰鼓隊鼓聲咚咚中離開九江碼頭,車沿江岸而行,忽見臨江築有一仿古之樓臺,兀立於岸邊林木叢中,此即亦具名聲之潯陽樓,並建有浮圖之級,為九江江岸之一景。九江即晉之潯陽郡,隋、唐時仍因之唐詩人白居易當時謫居臥病在潯陽所撰一首哀怨悽楚之七言古長詩「琵琶行」,開頭即云:「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嗣聞遠處傳來琵琶聲,而覓得弄琴佳人,而有「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妞娓情態,在大珠小珠落玉盤,如怨如訴的樂聲中,知曉其身世遭遇,更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之憐惜與感嘆。因曾閱此詩,今見此景,為一記,藉供知者對古人情意之回味。車行市郊即為長江與鄱陽江會合處,已於西元二千年建有鄱陽湖大橋,跨長江與安徽省屬地接軌。而使交通便捷,是時車沿鄱陽湖旁而行,可以見到湖水下降情形嚴重,湖長174公里,寬74公里,水最深當為25公尺,周圍面積有250平方公里,是附近廣大阡陌之灌溉水源。鄱陽與洞庭兩湖,歷來為長江調節水利,具有莫大貢獻,古諺有「湖廣熟,天下平」之說,是指年歲風調雨順,即可獲致國泰民安之意。德芳民以食為天,人民豐衣足食,國家、社會即可安定而趨繁榮發展。證之今日,仍為顛樸不破之道理。未幾車過時鐘山,此為長江分界點之一,自此東流為下游,溯及宜昌為中游,其上為上游。長江在江西省境內流程一百五十公里,並有鄱陽湖之積儲供需,對農業莊稼功能匪淺。沿途路標頻見彭澤,湖口等地名,皆為往昔征戰殺戮要衝之地,當時征伐戰爭之激烈與死傷之慘重。足為後人所緬懷與警惕。十一時車抵製瓷古鎮,自宋代以景德年號聞名之景德鎮,為古代官窯之所在。隨即至一公立窯廠進行參觀瓷器之製作過程,取料、監控、彩繪、上釉、進窯火燒純為古法手工操作。參觀製作被謔稱為「逛窯子」。磁器因加細緻之高嶺土後益為精美,以陶土承製之成品為陶器,較為粗糙,而燒陶溫度約一千度,而燒磁高達一千七百度,因此原料品質與火候均不相同,成品自有所軒輊。並瀏覽陳列之各式成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短暫參訪,增進製造磁器之常識不少。不虛此行,並以身入寶山,見獵心喜,購關一、二,以作此行紀念。午膳後,再至博物院處,先觀賞以磁製之樂器演奏,頗為特別方式,惜為時甚暫;再參觀尚保存完好之龍窯,在台灣被稱為蛇窯;因窯身建築狹長故,以及圓窯與葫蘆窯,均以其形狀而名之。皆為古代燒製磁器之遺跡,隨後就近參觀玉春樓,為一典型之四進古宅,已有七百餘年歷史,彫棟畫樑,極其矞華堂皇,足見當年景德鎮窯業發達,多有累積財富之人家,所幸未遭文革破壞,留給後人見識古代富裕人家之建築格局與氣派。豪宅前設有一門廊,置有硬木板櫈,為不欲接見之來人所設,即俗稱之冷板櫈,拒人於門外,經導遊解說,始明其意與作風。嗣離巨宅即就道赴黃山,需三小時行程,車行於江西、安徽兩省交接之多山地區,逢山開路,過水搭橋,而多山洞隧道與橋樑,路標上有至杭州之方向者,惟此次旅遊,雖離家鄉近在咫尺,早有過家門而不入之決定,仍滋近鄉情怯之意。晚七時抵安徽歙縣,住歙縣飯店,在古城之河左岸,為一新開發地區,建築頗宏麗古意,甚感愜意。

  三十日清晨早起,獨自信步至旅舍前,新安江邊散步,可看到橫臥在江上的太平橋,因1949年四月兵慌馬亂時,曾在橋端民宅駐宿二宵,頗有意前往尋根訪舊,惟感距離不近,兼以時間不多而罷。此時旭日初升於朝霞中,晨霧矇矓而顯晦暗,稍待片刻,霧漸散去,難此機遇以橋為背景,攝為朝陽與江面之倒影相片,以充實黃山之遊內涵。上午赴棠 參觀鮑氏家族,歷經兵燹尚能保留完好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現已視為寶貴文化遺產,均為明清二代奉旨勅建,以旌表其事蹟,藉以彰顯鮑氏一家忠孝節義之至高德範。實質均由鮑家出資建造。乾隆曾褒獎鮑氏家族,有「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之榮耀。嗣至附近之鮑家祠堂中,陳列歙縣,亦即古之徽州地區早年曾有之各種功名、氣節牌坊模型數十座,足以窺見早年該址人文薈萃與民情風範,可為後此楷模。隨後去老街參觀,因已多次前來,而少光顧之意,仍得「翰墨千秋」一石章,以為紀念。

  午後前往世界文化遺產地之宏村參觀,位於歙縣城東十一里,是以明、清古建築,加以水光山色著稱,融合人文景觀與自然環境為一體,構成為文化遺產。宏村始建於南宋,迄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為皖南汪氏聚族而居之地。古村落之布局,可能涉及風水之說,匠心獨具,似為臥牛在地,因其風光獨具,曾為電影「臥虎藏龍」之攝製場地,西元二千年經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定為皖南古村落之典型代表,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旅遊勝地,遊人如織,飽覽景色之餘,亦帶來地方之繁榮與發達。

  晚行車至黃山山後,太平湖附近徽派典雅建築風格之軒轅國際大酒店投宿,黃山地區因觀光資源豐富、旅遊、觀光旅客日增,往年不為大眾重視之地方,現已迅速開發,建築旅舍、大飯店並開闢公園,增加新的風景點,實為觀光事業發達之現象。

  三十一日,是一個應該紀念的日子,在台灣因意識型態之影響,黑白不分,是非顛倒,復在去中國化背道之行中,對領導北伐,統一中國,對日抗戰,光復台灣這樣一位民族偉人已日漸淡忘,朝野如此,令人扼腕。想不到今天是我第五次上黃山攬勝,「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古人形容黃山之美,我之五度登山,初慕其名,嗣欲踏遍全山而不可得,此次黃山旅程,原有乘前山玉屏,後山太平兩索道上下四次之安排,可總攬前山後山各景點,結果又臨時變卦,為爭取時間,轉乘太平索道上下,未能達到全覽黃山,感到失望有待他日,如仍有體力時再求實現。此時登黃山,已是九秋季節,清晨濃霧,而後陽光普照,益增山野爽朗亮麗與溫暖,為我五次登山中,最美好天氣。

  黃山古稱黟山,唐天寶年間,明皇以軒轅黃帝曾在該地煉丹並羽化升天之傳說,而改黟山為黃山以迄於今,黃山山脈涵蓋歙縣、休寧、黟縣諸地,面積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風景區範圍為一五四平方公里,被稱為「五百里黃山」之精華地區。黃山集奇松、怪石、雲海與溫泉四奇,遊人嘆為觀止,山區有七十二峰,巍嵬雄渾,或峻峭秀麗,錯落有致,天然巧成,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為黃山三大主峰,皆為遊客所嚮往而攀登,海拔均在一千八百公尺左右,三峰分向四周舖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則成峰巒峭壁,呈現為典型峰林地貌。此次上黃山,自太平索道在松谷上下山,循西往峽谷,可俯視深邃山谷、削壁巉岩,頗暢胸臆。嗣至排雲亭而至西海賓館,再隨隊友至北海賓館前,觀看夢筆生花與筆架峰而先鋒,午餐後部分首次遊黃山隊在前往始信峰、飛來石、光明頂觀景,我則單獨攀登丹霞峰,沿途未遇一人,至巔端始見一位等待捕捉日落暮景之攝影者,稍事寒喧,始知前往太平索道之山路已封閉,再孤獨一人經原來陡峭步道下山,在排雲亭前叉道與隊友會合,四時匆促乘纜車下山,再乘遊覽專車,緣九華山區奔馳群山大地之間,未能順道登臨我國四大佛教勝地,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亦屬悵事,所幸當地道路設施良好,路面平整坦途,經過無數山谷隧道與長橋後始在夜色濛濛中平原奔馳,車行已三小時,而近長江邊,因自江西前來駕駛路途不熟,車行於長江邊緣,一直問路後,方抵沿岸之池州港,亦為一古鎮,近年因交通發達而便捷,已顯式微,在簡陋碼頭登藍鯨號。重返旅途中溫暖之家。

  十一月一日,長江旅遊行程已近尾聲。遊輪於清晨在薄霧彌漫中停靠南京下關碼頭。南京有龍蟠虎踞、鍾靈毓秀之勢,自戰國之楚稱金陵、漢改秣陵、三國吳都於此稱建業、又為建康;唐為江寧、明稱應天府,後遷北京,稱南京以迄於今,歷來名稱有變易,而其地則一。先後為東吳、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與南唐之都,後為明之初都,清代太平天國亦曇花一現,嗣為民國首都,列為十朝古都之地。於我則為第二故鄉,自離家從軍,即在南京服役以迄大陸變色後,因之對南京有特深憶念與感受,自可前往旅遊後,均多傖促,未能重溫當年舊地之遊,亦屬悵憾。離船登岸,即可在薄霧行車中瞥見新建,顯目之挹江樓於獅子山臨江山坡上,此地尚有一為中英鴉片戰爭失利簽訂南京條約之靜海古寺,開我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始,因係喪權辱國之舉,寺為史諱,不知此寺尚在否?上午先謁中山陵,登石級而上,進正堂行禮,後繞寢陵致敬後離。民國八十三年,中國國民黨建黨一百年,感念總理孫中山先生倡黨救國之志與歷經艱險,黨中央組團前往晉謁致敬,黍為代表,當時尚屬封閉時代,深感前往之不易,與歷史意義之深遠。午至秦淮河畔,在晚曉園進用觀光餐,沒有強調之秦淮風味之感,實損商譽。餐後步行於夫子廟商區、亦感雜沓,而多商業氣味,後離赴原總統府參觀,環境已變,府前已無照牆而開拓廣場,遠處高樓林立,致原有古樸平整之建築更顯寒傖。入府後,進入建於清季兩江總督端方任內,在當時督署之西,故稱西花園,筆者早年暫駐時屬軍務機密範圍,列為禁區,從未涉足其內,今可暢睹景物,一償久念之意,嗣至國父就任大總統之辦公室,攝影留念,復至國府時代所建大樓,設有蔣公辦公室及國務會議廳,其設備均甚簡樸,今日親睹舊地景物,因身經盛衰之際,衷心感慨不已。

    二日晨,船靠揚州港碼頭,因自重慶經武漢而來,正符合古人詩云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而來到揚名江左之大埠。上午過江先遊鎮江金山寺,建於東晉,有一千六百年歷史。原名澤心寺,亦稱龍遊寺,自唐以來概以金山寺稱之。白蛇傳中水沒金山,致金山寺為侶俗所共知共賞。寺依山而建,殿宇櫛比,亭台相連,遍布巍峨建築,祗見殿宇不見金山之貌。清晨船行江中,隔瓜州即可遠望金山寺之高塔,聳立於高阜。離寺在側門首,全隊合照留影後,仍循原段經潤揚長江大橋而至揚州市區,近年大陸沿長江各大鎮,紛建跨江大橋,以利兩岸往來,使之貨暢其流,與當年之視長江為天塹,不可同日而語。

  午前先至何園參觀,為早年一徽商,經營鹽業致富而構築,其重視教育,曾設上海持志大學,其子為清代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其孫輩人才輩出,當年獲有四位博士,先為名滿當時之富貴人家。其庭園之建築相較於蘇州名園,尤為寬敞雅緻,設有牡丹廳、船廳、蝴蝶廳、玉繡樓、楠木廳及片石山房等廳石樓圖,致有「晚清第一園」之譽。何園雖美,亦非旅遊所能留連。晌午時光車至古運河畔,饗以淮揚風味餐,容為個人味覺老化,令人垂涎之紅燒獅子頭與三絲干絲,其味平平,不無失望。餐後遊瘦西湖風景區,步行過徐園,至南大門東堤御碼頭,乘乾隆號遊船遊覽景色,在一美姝操琴音韻聲中,品嘗揚州貢茶與牛皮糖。船行河道,兩岸垂柳依依,間有仿古樓台水榭,依勢而築,傍水而達,皆為巧妙利用河流,丘壑自然風貌,益增詩情畫意。過釣魚台、五亭樹、白塔下,遊船至二十四橋靠岸,步行至靜香書屋參觀後,返經熙春台,出景區,在暮色蒼蒼中返登遊輪,結束一日兩地之遊。晚,船長以餞別宴歡送旅友,除致贈全遊長江證書外,我以生日獲贈名章一枚,是夕圓月高照為我農曆之生辰,人離家中諸子而在遊輪過生日,亦為生命中饒有意義之一事。

  三日清晨早起,興步甲板,在習習秋風中期待日出,雖朝霞滿天,而雲層過低,旭日東昇猶抱琵琶半掩臉,船入吳淞港,祇見船艫滿港區,多為運載建築用材,由舳艫見上海市正為世博會場與交通設施之建 築而大興土木,故有三月一變化之說,船泊吳淞港埠,隊友們依行程專車去江南水鄉之烏鎮參觀。我夫婦二人,因在行前已約妥,與定居滬上之表兄等會晤,並補祝生日而逕去南京西路上,聞名國際之波特曼大飯店投宿,並分訪我旅居上海之親友,致有二天脫隊行動。迨四日晚再與隊友會合,並於晚餐後觀賞「時空對決」特技表演。翌日上午再往上海博物館參觀,此亦為旅行社刻意安排之免費活動,但頗有對歷史事物之認識。午後南浦大橋,在浦東之唐園用膳,再搭磁浮去機場,乘國泰班機經香港安返台北,結束這多彩多姿多目標的十五天旅遊活動。

(樓文淵/蕭山同鄉會名譽理事長)

回第十七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