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獵戶座星雲爆發 中研院找到源頭

李宗祐

  獵戶座星雲是離地球最近的大質量恆星形成區,也是科學家研究恆星誕生的最佳實驗室。台灣、德國和墨西哥組成的跨國團隊順利找出獵戶座星雲新型爆發式外流源頭,解開困惑天文學界長達四十年的新型爆發式外流來源之謎。

  這項成果是由中研院天文所籌備處主任賀曾樸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電波天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路易斯.薩帕塔等學者共同觀測發現,論文發表在本月出刊的《天文物理期刊通訊》。

  國際知名天文學家中研院院士徐遐生指出,這項研究取得獵戶座中心特殊分子外流的極佳解析圖,顯示出許多細節,將大大激發理論思考。這些絲狀噴出物可回溯到五百年前的爆發事件,但隱藏的基本物理原理還是個謎。

  現今天文學家普遍認為,恆星形成末期,有些環繞恆星旋轉的物質(大部分由氫分子構成),會從拱星盤的上下兩端向外噴發,稱為分子外流。但四十年前,有天文學者在獵戶座星雲中心觀測到相當特殊且活躍的外流,狀似手指的氣體向四面八方噴發。

  賀曾樸指出,這個特殊現象至今只在獵戶座星雲被發現。過去四十年,科學家對其來源及特性毫無所悉。「我們利用設在夏威夷的次毫米波陣列觀測,獲得這個美妙的觀測結果,首度清楚揭示此特殊外流,與以往觀測恆星形成的所有現象截然不同。」

  觀測發現,這個特殊分子外流以輻射狀噴發出四十條絲狀噴出物,均可回溯到共同的起源,且爆發中心正好位於BM、M和I等三顆明亮年輕恆星所在位置。薩帕塔推論,三顆恆星近距離相遇,很可能是觸發獵戶座星雲出現新型爆發式外流的原因,這些噴流的運動速度每秒高達一百公里,依此速度推估,爆發事件約發生在五百年前。

  中研院天文所助理研究員李景輝指出,研究團隊認為,這僅是恆星形成過程必偶發現象,成因待進一步觀測研究。

(本文轉載自2009.10.27中國時報)

回第十五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