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積極回應全球氣候變遷

曾梓峰

  大地的反撲,氣候變遷無可逆轉的趨勢,是全人類須面對的挑戰。看看世界各個先進國家經驗,氣候變遷的回應,已成為國家社會發展的積極任務。從這個角度看,此次受災地區的重新打造,需要的是一個轉換,從台灣區域不均衡的邊陲,轉化成台灣下世代追求新生活社會的代表,是社會典範變動的契機。而全新永續的綠色南方生活區域,必須在追求氣候變遷的回應行動上展開。

  氣候變遷的回應行動對社會發展具有非常積極意義。行動開展內容,涵蓋新世代生活模式的創造,生活智慧的開展,新生活文化哲學的建構。不僅將是新工程計畫技術展現創新的舞台,也是一種社會政治的新工程,更是我們所渴望綠色經濟奠基和開展的最佳時機。

  舉例來說,我們未來的公路橋樑,在展現一種對自然系統最小衝擊的考量下,必須跳脫傳統簡單跨距和便宜鋼筋水泥構造制約。透過創新工程系統、技術與材料的產出,以大跨距輕量及生態的橋樑設計,早就是世界工程界回應氣候變遷挑戰的必然趨勢。整合性的水資源工程取代傳統單一考量的水利工程;以水量、水質與水生活三合一生態最佳化內容的流域治理計畫,取代傳統束水築堤的防洪工程,也早就是回應氣候變遷必須探索的新路。

  此外,新的替代能源、效能電能、智慧電網不僅是新的產業機會,更是傳統社會生活模式必須變動的核心行動。土地使用的新邏輯,綠色交通路網,資源與物質的最短距離消費,廢棄物減量與再生使用、污染防制和健康生活、及以地方文化為基礎之永續社會生活關係等,都是氣候變遷回應行動中的內容。

  氣候變遷的回應行動看似複雜,然後其核心邏輯卻又極其簡單。以人類生活的「生態足跡」為思考基礎以「減碳節碳」為每一個行動的算計核心,以「新產業與新就業」為載體,擴展到生活面向的所有向度,就構成氣候變遷回應行動的核心。其積極視野在於改變人類傳統生活方式。而行動開展所創造的改變,以及支撐新生活方式的內容,正是南方所最需要經濟轉型中,新興生活應用型「綠色產業」發展的內需市場。

  綠色產業的發展的內容,無法和生活的變動和新需求脫鈎,其啟動的基礎非常仰賴內部需求市場。台灣用傳統外銷導向的方式思考和推動綠色產業,已經讓我們錯失了許多先機,以氣候變遷回應行動為載體的災區重建,正好是我們綠色產業(生活應用型)發展的契機。

  以氣候變遷回應的災區重造行動因此必須大膽而創新的被主張,不能再在短視近利因陋就簡的傳統行政思維與政治權力利益糾結中,犧牲了台灣開展創新格局的契機。

  我們主張以為期五年或可維持多年之莫拉克風災重建「國際建築展」或「國際花園展」的形式,來做為地方災後重建的工具平台。這種模式在國外已經行之多年,也具備成熟的計畫流程與操作機制。中央政府只要提出經費,宣示未來願景與價值,揭示未來生活的全新標準(減碳),實質的行動則讓地方來建構和開展。

  更重要的是,這種以新社會價值和新國家願景展示作為重建過程的方式,可以建立由地方主導重建過程與內涵的契機,更能夠促使大量投入資源,透過產業與就業,達成地方植根和社會體質改造的效果。國家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對國際社會宣示以實際行動參與氣候變遷回應的努力。

  (作者為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教授,南方公民社會守護聯盟成員)

(本文轉載自2009.09.07中國時報)

回第十五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