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首頁 關於本會 《台浙天地》 友站連結 浙江省人民政府網站 简体中文 聯絡我們  

  曾在南宋高宗、孝宗朝兩度為相的湯思退,《宋史》和一些史料都統稱他為處州人,後據青田黃寮鄉黃肚村的《湯氏宗譜》,和麗水東鄉風化村後山出土的湯思退墓誌銘,湯思退是青田人的說法才得到證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湯思退的老家原在青田四都湯垟村,當地人叫〈謝客寮〉的地方。有湯思退的祖墳在湯垟水牛端;湯家的老宅在花墳灣路巷底。在湯垟村洪口,歷史上曾有座〈水口殿〉,又稱〈湯五府君廟〉為證。說起來,這裡有一段和湯思退有關的典故。

  湯思退的祖上原是農家,世代困守山林。到了北宋徽宗時,湯思退的生父湯舉,中了政和二年(1912)壬辰莫儔榜進士,在京城做御藥院提舉,朝散郎。因為回鄉省親多有不便,所以在青田縣城西門蓋了一所房子居住。湯舉死後,因湯思退已為相的緣故,"父以子貴",湯舉被追贈為〈太師〉。

  湯思退生於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正月十二日。字進之,號湘水,又號敏齋。少年時,他隨父湯舉移住縣城,以後在處州(今麗水)府學和南明山寺僧房讀書。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湯思退中了進士,初授福建政和縣令。未滿一年,經薦舉,得以進京面試。為博學鴻詞科第一名,旋改授〈秘書省正字〉。時年二十九歲。從此湯思退踏上了〈登郎省、貳中書、秉史筆〉的仕途。在「獨相」十五年的秦檜去世後,湯思退得到宋高宗的信任。先後兩度為相。但由於他力主和議,被主戰派朝臣陳俊卿等彈劾。直指他「挾巧詐之心,濟傾邪之術。觀其所為,多效秦檜。蓋思退出身,皆檜父子恩也」。隆興二年(1164)太學生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控告湯思退「奸邪誤國」,奏請宋孝宗立斬湯思退、王之望、尹檣等三人,以謝天下。迫於形勢,宋孝宗革去了湯思退的官職。貶往永州(湖南零陵)安置。按法,被貶官員是不能回老家向親屬告別的。於是,一時間各種謠傳沸沸揚揚。「查抄」、「滅族」等傳言也傳至湯思退的湯垟老家。湯思退在湯垟的宗族唯恐被株連,紛紛離開湯垟逃遁避禍。有的甚至改名換姓。有一支族宗遠避到章村黃肚山中,隱居在山林。青田的湯宅也變成「留宅」,「湯宅塘」變成了「留宅塘」消息傳到正在信州(江西上饒)途中的湯思退的耳裡。想到孝宗已不比高宗,高宗太上皇恐已無力袒護。湯思退又驚又怕,竟憂悸而亡。時年四十八歲。其實,湯思退被貶後,宋孝宗並沒有「查抄」、「滅族」湯思退的旨意。反而在得悉湯思退因驚恐死亡放在信州後,而〈念前故〉,追封湯思退為"岐國公",准靈柩運回家鄉安葬。直到這時,湯思退在青田縣縣城,在章村黃肚的兩房親族才匆匆忙忙赴信州奔喪,扶護湯思退靈柩回鄉。據說湯思退的靈柩運到處州時,兩房親族為靈柩的安葬地產生了意見分歧。一幫人要將靈柩運回青田縣城,將湯思退安葬在後山父母墳墓旁,以便祭祀。一幫人認為時局難料,將湯思退安葬在黃肚山中較妥。雙方各有理由,爭執不休。也許是處州府的官員考慮到湯思退有追贈"岐國公"的封號,要奉旨禮葬。考慮到日後處州府和屬縣青田,每年都要配享禮儀,逢時祭祀的緣故。才勸說雙方將湯思退的靈柩安葬在麗水和青田的交界處--麗水東鄉鳳化村的後山腰(一說是石帆烽火山)。這樣,即顧及青田湯氏族人的面子,又顧及了湯思退曾在處州府學讀書的經歷,也方便府縣和湯氏兩支親族祭祀。真可謂是三全其美。

  當年湯思退被貶時,湯垟老宅只有湯思退的一個女兒在留守。這個女兒後來成了小令村人徐樞的續弦。徐樞的墳墓就在湯家老宅後山坡上。近在咫尺,墳墓至今尚在。2003年三月,徐樞在小令(令川)上塘、南岸、下塘三大房的後裔曾來湯洋尋宗認祖,為徐樞墳墓重立墓誌。

  湯洋村洪口舊有水口殿,俗稱〈湯五府君廟〉,這與湯思退的五個孫子同朝為官的史料有關。湯思退和葉氏夫人生有兩個兒子,長子湯穎;次子湯碩。湯碩在孝宗淳熙二年(1175)中進士。後來官至吏部尚書。史載,湯碩有五個兒子,他們分別是:
  湯詵 以恩蔭歷官尚書倉部郎中,朝議大夫。
  湯說 福建轉運使公事、宣教郎。
  湯誨 西外睦院事提舉、承奉郎。
  湯該 從仕郎。
  湯諶 朝清郎、軍器監丞、知信州。

  這五兄弟均有功名,且同朝為官。湯洋村是他們祖宗湯舉(曾祖),湯思退(祖父),湯思謙(叔祖。思退弟,歷官知州,提舉等職)湯穎(伯父)湯碩(父)的發祥地。湯氏後人在水口蓋殿奉祀祖先,應屬循理成章事。這水口殿又稱湯五府君廟。應是以湯詵五兄弟為主奉祀的家廟。選擇正月十二日,湯思退的生日開祭,以紀念先祖。

  由於史料欠缺,文中或多有謬誤,謹作拋磚之引,以求證於知者。

(馬國寶/青田縣)

回第七期目錄    《台浙天地》總目錄
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會址:108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382巷11弄17號5樓
台北聯絡處:103台北市大同區貴德街83號9樓 電話:(02)2556-0112 , 2592-6503,2304-5561,2923-4833
傳真:(02)2556-5037,2592-6503,2302-0435,2922-5107 策劃總監:林淑珍 總編輯:留問政 聯絡秘書:徐薇蕙
深圳聯絡主任:寧松林 電話:+86-137-23456589